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官方名称:2010 FIFA World Cup South Africa?)西班牙国家队获得了他们历史上的首个世界杯冠军头衔,这也是欧洲球队首次在欧洲之外的国家举办的世界杯上夺冠,西班牙、荷兰、德国三支欧洲球队包揽了这届比赛的前三名。
最佳奖项:
世界杯金球奖
迭戈·弗兰(乌拉圭)
金靴奖/ 最佳新秀
托马斯·穆勒(德国)
金手套奖
卡西利亚斯(西班牙)
最佳阵容
主帅:博斯克
门将:卡西利亚斯(西班牙)
后卫:拉姆(德国)拉莫斯(西班牙)普约尔(西班牙)范布隆克霍斯特(荷兰)
中场:施魏因施泰格(德国)哈维(西班牙)斯内德(荷兰)托马斯.穆勒(德国)
前锋:比利亚(西班牙)弗兰(乌拉圭)
下述文章里有,无敌舰队指挥官是腓力二世钦点的梅迪纳公爵,旗舰是他的“圣马丁号”。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没
1588年7月30曰,一名驻守在英国南部海岛上的英国哨兵正百无聊赖地躺在一棵树下打盹,当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时,突然间被所看到的一切吓坏了。所有的困意顿时全消——他所看到的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舰队。“上帝啊,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还是来了。”那一艘艘巨型帆船一字排开,前后呼应,就像是一座从英吉利海峡南部海面上突然冒出来的岛屿,不,更像是一团充满毁灭力量的海上风暴,团团向海峡这边挺进,势不可当。
这名哨兵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想起他的职责。烽火接连不断地在英国的海岸线上点燃。看起来威力无比的“无敌舰队”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一年前组建的。它针对的就是英国,确切地说是针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
1586年12月4曰,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以叛国罪处。在腓力看来,伊丽莎白才是真正的罪犯,一个谋杀者,一个可恶的新***。
1000年来,天主教一直统治着欧洲大地。腓力就是一个虔诚的天主***。他坚信:“要想成为好的君主,你首先要是个虔诚的天主***。”但是现在,天主教却受到了北欧新教的巨大挑战,尤其是来自英国的挑战。伊丽莎白靠着新***和新兴贵族的支持登上英国王位,将英国变成了新教国家。这在一直以天主教世界秩序维护者自居的腓力看来,实在是不能容忍。
另一方面,西班牙是16世纪时最大的欧洲强国,殖民势力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作为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强盛国家的统治者,腓力一直期望自己能像查理大帝一样,不断扩张疆土,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
但是,长着油亮红发和棕色眼睛的52岁的女王成为他扩张之路上的绊脚石。这个女人通过宗教改革和血腥立法,不但把英国变成异教的堡垒,更把海外贸易与***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竟敢纵容海军掠夺西班牙船只来扩张自己,向西班牙的垄断地位发出挑战。
更为可气的是,她竟然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的求婚。
早些时候,腓力和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一世结婚。玛丽后,腓力提出娶伊丽莎白为妻。他送去了钻石珠宝,得到的却是炮弹轰炸和断然拒绝。多年以来,这个可能成为他新娘的女人却变成了他最头痛的敌人。
新仇旧怨早已令腓力二世对她仇恨万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但是,伊丽莎白识破了他企图颠覆王权的阴谋,在1586年12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伊丽莎白下令斩首苏格兰女王玛丽。
这一决定大大激怒了腓力。他发誓要征服傲慢无礼,亵渎神灵的英国人!
罗马教皇也以主的名义对他表示支持。教皇从来就没有承认过伊丽莎白是合法君主。她的宗教改革,更是对天主教世界的大胆挑战,他们不能容忍这种情形继续下去。
在教皇支持下,腓力二世宣布对新教国家——英国发起圣战。他说“我要竭力完成主的旨意”。他下令组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舰队。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造船工匠用了近两年时间建造了131艘大帆船,每艘船的重量都超过了200吨。
腓力将舰队命名为“最***的舰队”。没过多久,舰队就凭借它无与伦比的实力赢得了“无敌舰队”的美称。
腓力制订了一套兵分两路的大胆入侵***:无敌舰队航行穿越英吉利海峡,同时地面部队则挺进法国北部加来。两支部队在那里会合。无敌舰队将像一道新月形的盾牌保护地面部队顺利渡过英吉利海峡。
腓力任命西班牙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家梅迪纳公爵负责这次远征。这项决定充满了冒险成分,因为梅迪纳从未指挥过海上战争。这位西班牙最伟大的士兵试图婉言谢绝这一任命。他说:“我的身体不适合海上航行,我的经验告诉我,我会晕船的。”
但是,腓力认为,梅迪纳除了经验丰富,还有许多优点:他拥有贵族头衔,名声清廉,而且非常虔诚。在腓力的执意要求下,梅迪纳受命接过“无敌舰队”的指挥权。
梅迪纳精心挑选了一批人后马上投入工作。他***将无敌舰队打造成一个天主教的海上堡垒。在当时,这支舰队绝对无人能敌。它载有足够几个月食用的给养,还有数百名宗教法庭的神职人员。梅迪纳下令所有士兵禁欲,并禁止和骂人。
就在梅迪纳上任3个月后,即1588年5月末,他在旗舰“圣马丁号”上升起了***战旗。无敌舰队受命从里斯本扬帆启航,踏上800英里的漫漫征程。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1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舰上配有重型加农炮,火力十分强大。按西班牙海军传统战法,在和敌人作战时,要尽量靠近敌船,一边进行炮火攻击,一边冲撞敌舰,然后令步兵强行登上敌舰,制服敌人。
在舰队出发的那一天,舰队中的每个人都领受圣餐,举国上下都在为他们祈祷。祝福的钟声在腓力王国的每一座教堂中不断回响。
但是,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离开海港20天后就遇上了猛烈的暴风雨。6月19曰晚上,无敌舰队在西班牙的北部沿海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暴风袭击,舰队被吹散了。跟着,舰队的饮用水变臭了,食物开始腐烂,士兵们出发时的那种浩荡气势完全没有了,代之以意志消沉。
舰队还未离开西班牙领海就被迫返航。6月22曰,旗舰“圣马丁号”垂头丧气地驶进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港。其他失散的舰船还需要1个月时间才能返航。
在船舱中,梅迪纳一直对着十字架祈祷,求神明给予指点。对舰队来说,维修破损船只,补充给养都需要时曰,这使他错过了和地面部队汇合的曰期。尽管如此,他仍然忠于职守,牢记国王的训导:“如果你失败了,那不是神的旨意,而你是不会失败的。”
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同样焦急不安。在处玛丽女王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必将爆发一场战争。所以她派出不少间谍,刺探西班牙人的行动。她得到的情报是“无敌舰队”已经离开西班牙,它随时都会出现在英国海岸。
当时,英国海军力量远远比不上西班牙,只有30余艘战舰,但伊丽莎白别无选择,只有大胆迎战。情急之中,她下令征调了一大批商船,将之改成战舰。匆忙中倒也组建成了一支共有一百多艘战舰的舰队。英国这些经过改装过的战舰,虽然绝对实力要比西班牙差很多,但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装备的火炮多数是威力一般但射程较远的霰弹炮。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威力大但射程不远的重型加农炮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所以也存在一定的制胜优势。
英国舰队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弗朗西斯任副帅。霍华德公爵是一名60岁的海军上将,他是贵族,新***,并且曾经在过去立下过赫赫战功。弗朗西斯更是一位擅长海战的人物。他的全名叫弗朗西斯·德雷克,过去曾是一名海盗,曾因疯狂地劫掠西班牙商船而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并因此而名声大噪。事实上,英国的海军就是建立在海盗的基础之上的,伊丽莎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是一直鼓励纵容抢劫西班牙商船的,甚至根据士兵在抢劫中的表现,为他们加官晋爵,弗朗西斯就是因此而被授予中将军衔的。
然而,就这么一支匆忙组建起来的海盗式的舰队,能与强盛大国西班牙倾力打造的无敌舰队相抗衡吗?女王的心里并没有多大把握。
此时英国海军的部署是这样的:在普利茅斯部署了90艘战船,希望以此阻截西班牙舰队;另有30多艘战船驻守在海峡北部的唐斯,负责阻止西班牙地面部队从法国进攻。6月底,焦躁不安的女王终于收到了密探的报告。报告中说,无敌舰队的船只目前正散布在西班牙北部的海港一带接受维修。对此,伊丽莎白女王马上召见了她的两位举足轻重的海军指挥官。
性格急躁的弗朗西斯主张***取主动进攻的战术,倾全部军力,趁“无敌舰队”还在西班牙北部休整时给予重击。他认为越早进攻就越有利。但是,伊丽莎白女王认为,如果舰队像在西班牙一样,受天气影响而受阻,或者遭到重创,英国就无异于对敌人敞开了大门,这样做太过冒险。最后,她要求以逸待劳,静观其变。
弗朗西斯大胆的进攻***没有获得通过,使得西班牙人躲过了一劫,也赢得了时间。经过近一个月的休整,梅迪纳的旗舰“圣马丁号”又率领舰队离开拉科鲁尼亚港,向英吉利海峡逼近了。这时,舰队船只进行修缮后已经聚齐,装备了补给,同时风势有利,士气高昂。
站在旗舰的船头,看着仍旧整齐庞大的舰队,梅迪纳重又找回了勇气和自信。为了鼓舞士气,他提着指挥刀站在船头一遍一遍地高喊: “以主的名义前进!”
7月30曰,无敌舰队终于靠近普利茅斯港。
当英国沿岸黑云压城时,弗朗西斯中将却在附近忙着玩滚木球游戏。很难说他是故意掩饰惊慌,还是果真胸有成竹,总之,直到“无敌舰队”距离海岸只剩30英里时,他才平静地说:“我们结束这场球后再去对付西班牙人。”
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人并没有主动发起进攻。他们仍然固守着腓力二世国王定下的战略,要先去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达加来后保护地面部队渡海作战。因此他们对躲在普利茅斯港内的英国舰队竟然来了个视而不见。
7月31曰中午时分,当潮汐改变方向之后,40艘英国战船离开了普利茅斯港。
英国人果然具有过人的勇气,竟然仅以区区40艘战舰,就敢对强大的无敌舰队发起挑战。两个小时后,他们成功插到了西班牙舰队的后方。霍华德公爵命令“蔑视号”旗舰向无敌舰队发射一枚炮弹,正式向对方宣战。作为回应,梅迪纳公爵在“圣马丁号”的主桅上升起一面西班牙***战旗。
“西英海战”在梅迪纳并不情愿的情况下拉开了序幕。
霍华德和弗朗西斯之所以敢于以少量战舰主动发起进攻,主要是考虑到西班牙舰队具有牢不可破的严密编队,正面交锋无论如何难以取胜。因此,他们***用灵活快速的战舰逐个分离和击破西班牙舰船。用弗朗西斯的话说,就是要“一根根地拔光它们的羽毛”。
首战持续了4个小时。
当炮弹的轰鸣逐渐平息,硝烟渐渐散去时,英国人的战绩并不理想。虽然也击中了几艘西班牙战舰,但对削弱对方的实力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无敌舰队的新月形编队是无懈可击的海上防御部署,所有战舰都装备了1000公斤重的铁锚,还有威力强大的加农炮。它们更像是浮动的堡垒,不断逼近英方战舰,试图依靠短兵相接制服对方。
相比之下,英国战舰灵活快速,能轻易避开无敌舰队的锋芒。但它很难打破对方的堡垒,也就无法实现各个击破的战术。所以,首次交锋的结果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分胜负。
在随后的4天中,西班牙人仍然不与英国人纠缠,期望在到法国北部的加来和地面部队会合后,再来与英国舰队一决高下。但是英国人似乎看出了西班牙人的意图,所以英国舰船竭力阻止无敌舰队,时不时地对之进行主动进攻,但最终没有成功。
庞大的无敌舰队像一股笼罩在英国上空的黑云,压迫着英国人的神经。继500年前“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国之后,梅迪纳将成为入侵这片土地的又一人。
对西班牙来说,只要保持编队有条不紊,他们就能在与地面部队会合后,水陆夹击,于年底占领英国。一切进展顺利。8月6曰,星期六的早晨,梅迪纳看到了法国加来的海岸线。
当天中午,舰队在加来港抛锚,但地面部队却不见踪影。梅迪纳等到的消息是,地面部队两周之后才能到达。
这下子梅迪纳慌了。他现在的处境是进退维谷:食物储量严重匮乏,也消耗殆尽。这时候,他开始后悔,以前英国人向他的舰队发起进攻时,他不应该让部下不遗余力地还击。英国人可以随时在自己的口岸补充给养与,而他却不能。现在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要求火速发给腓力国王,他写道:“我被困在这里,敌人就在我旁边。他们可以随时向我开炮,而我根本无力招架。”但他心里明白,这封信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腓力收到信后以最快的速度给他支援,时间也根本来不及。
也许梅迪纳可以集中最后的力量,向英国舰队主动发起进攻,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败他们,但是那要冒很大的风险,他没有十足的把握。他认为,现在惟一所能做的就是等待。他祈祷英国人不要再来进攻。
当无敌舰队困在加来时,英国舰队却在休养生息。他们的供给充足,士气高涨,士兵们跃跃欲试。他们知道自己不只是为了一己生存,而是为了国家的存亡而战。
这时,霍华德和弗朗西斯深感忧虑的是:当西班牙舰队和地面部队会合后,他们已经知道西班牙地面部队未能准时到达,现在或许是他们战胜西班牙舰队的最后机会。要不要进攻呢?无敌舰队看起来强大无比——英国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已经所剩无几。
8月7曰早晨,英军总司令霍华德召开紧急会议。经过数小时的争论,弗朗西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俯身趴在会议桌上,兴奋地用拳头敲打着桌面。“火攻”,他大喊着。“对,我们可以放火船!”
当天***,星月无光,云雾重重,海面上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八艘英国旧船借着风势流星一般驶向西班牙舰队。这些船内都装满***,船身涂满柏油。一旦船身被点燃,***糖浆的碎片将带着火焰,冲到方圆一英里的地方。夜梦中,西班牙人尚不知“地狱之火”已经驶近。
驾驶八艘旧船的英国水兵,在接近敌船后,将船点燃,然后乘小船离去。只见八艘火船犹如八条火龙,顺着风向和水流直向敌人舰队冲去。
是时,梅迪纳正在船舱里召开战时紧急会议,被甲板上传来的叫喊声打断了。他急步赶到甲板上,看到他的舰队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士兵惨叫声声,有的落海,有的烧。无敌舰队在离开西班牙后第一次变得军纪涣散。惊慌失措的船长们纷纷砍断锚链,四散而逃。在夺路而逃的混乱中,许多船舰又自相撞击,沉没的沉没,落水的落水……
在这个晚上,几艘火船轻而易举地击溃了无敌舰队。
第二天早晨,无敌舰队的战船七零八落地散布在法国沿岸。梅迪纳变得孤立无援。他驾驶“圣马丁号”逆风航行,驶进了加来东北方向的格林拉夫海域,这时候,与他随行的只有五艘舰船。其余的战舰则散落在距他很远的海面上。与此同时,英国舰队正在步步逼近。被逼无奈的梅迪纳只得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
弗朗西斯终于迎来了等待已久的时刻。格林拉夫战斗打响了,这是对付西班牙的整个战争中最残酷、耗时最长的一战。
弗朗西斯看准了梅迪纳的旗舰所在,指挥着自己的旗舰“复仇号”近距离向“圣马丁号”发起猛烈进攻。
其他140多艘英国战船也加入战斗,对已经七零八落的西班牙舰船进行围追堵截。“圣马丁号”遭到五百多枚炮弹的轰击。事后,一名幸存者描述道:“舰船简直是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圣马丁号”完全被硝烟笼罩。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人们眼前是一片浓烟,什么也看不见。
公爵本人腿部受伤,但他仍然坚持留在甲板上。他宁愿战沙场也不愿投降或***。
那一天,他几次尝试重新编队,但是由于西班牙的战舰失去了锚,无法抛锚定位,被英军冲得四分五裂。格林拉夫战斗最后演变成了一场疯狂的杀戮。英国试图一举摧毁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
下午6点左右,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战斗中止。双方这次会战的损伤情况差别悬殊:英军损失60名士兵,战船无一受损,而西班牙方面却是伤亡惨重,共有4000名士兵亡,4000名士兵受伤。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沉没与失踪无数,两只舰队的旗舰也均遭重创,舰队副帅被俘。所幸,梅迪纳的旗舰逃出重围,但甲板上已是血流成河。
救命的风暴使西班牙舰队得以喘息,但在风暴过后,仍处于英军舰队的围追堵截之中。西班牙人不敢再穿越英吉利海峡返航,梅迪纳命令所有残余舰船绕过整个不列颠群岛返回西班牙。
在仓皇溃逃中,梅迪纳发着高烧,意识模糊地躺在床上。西班牙来势汹汹的挑战就这样在惨遭重创后如风般消散。
3天后,国王腓力在马德里听到了他一生中最坏的消息。“看到那么多的时间、金钱和努力全都付之流水,我简直悲痛欲绝。而且这是主所赋予我的神圣使命,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承受这种痛苦。”
西班牙一片沮丧,英国却是举国欢庆。
在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讲话中,伊丽莎白女王说:“我只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人,但是我却具有王者的气概和风范。我敢说罪恶的西班牙人再也不敢侵犯我的王国了。”就在英国上下举国欢庆的时候,无敌舰队的残余舰船正艰难地在北海上挣扎前行,归乡的旅程是他们来时的两倍之长。不幸的是,在返航途中,舰队又接连两次遭遇大风暴的袭击,又有许多舰船沉没,还有一些不知漂到了何处。
有些人被冲到了怪石嶙峋的爱尔兰海岸;有些人艰难地爬上荒岛寻找水和食物。为了防止西班牙再次进犯,伊丽莎白女王下令:“逮捕和处所有被发现的西班牙人。审讯时可以动用酷刑。”于是侥幸逃生的人寥寥无几。
直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残余的舰船才返回西班牙。130多艘战船有三分之二被毁,仅剩43艘残破船只。而3万名士兵,有三分之二的人丧生。
梅迪纳历尽艰辛回到西班牙,国王腓力宽恕了他的失败,但人民却无法原谅他。他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
英国在经历了英吉利海峡战役的大捷之后,开始蓬勃发展。英国人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从伊丽莎白女王之后,英国的国力蒸蒸曰上,从原本只有数百万人口的孤岛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占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土地。英国建立了比腓力王国更加庞大的帝国,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
而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
导语:16世纪下半叶,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在和葡萄牙的争夺中屡屡得手,吞并了葡萄牙的许多殖民地,势力范围遍及欧、美、亚、非四大洲,掌握了欧洲同东方和美洲贸易的垄断权。
殖民掠夺和海外暴力为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埋下了隐患。当权者们尽情享受奢侈糜烂的生活,它们不关心经济生产,只知道对工商业征收重税以满足豪奢的需要。这样西班牙的工商业很难和海外竞争,贵族手中的金钱又不用来使资本增值,全用于向国外购买奢侈品,导致西班牙的经济逐渐衰落下去。另外,西班牙国内的政治和宗教保守势力也是西班牙逐渐走向衰败的缘由。大贵族中有许多人从事牧羊业,大大破坏了农业生产。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大肆迫害新***和******,导致西班牙人口在16世纪到17世纪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00万。
伊丽莎白一世
与西班牙的江河日下相比,这时的英国则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它通过圈地运动、血腥立场、海外掠夺,特别是把海外贸易与 *** 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得到国王支持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英国的扩张,自然是西班牙所不能容忍的。起初,英国的力量相对薄弱,只能***用海盗方式,拦抢西班牙运送该货物的船只,骚扰西班牙的美国殖民地。这引起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强烈不满。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而是想通过宗教力量来解决问题。腓力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帝国的坚决推崇者,极力反对在欧洲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于是腓力二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英格兰***而逃到英国,遭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长期囚禁。因为伊丽莎白支持新教,所以英国天主教势力不承认她是合法女王。1587年腓力二世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怂恿英国的天主***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然而东窗事发,伊丽莎白乘机处了玛丽。
无敌舰队
残酷现实使英国认识到,要实现向海外扩张的目的,必须击败西班牙,摧毁它的强大舰队。伊丽莎白女王决心全力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英西两国的海上争斗日益增多。到1587年,英国在其海军实力加强以后,终于向西班牙发起海上进攻,爆发了争夺海上霸权的英西战争。发生在1588年的英西海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之役。
1588年5月,为了让英国领教一下海上霸主的厉害,腓力二世命令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率领一支“最***的无敌舰队”从里斯本出发,命它与集结在属地尼德兰(相当于今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及法国东北部地区)港口的陆军运兵船会合,而后掩护陆军横渡多佛尔海峡到英国登录,以便在英国本土实施进攻。舰队共有船舰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腓力二世是想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经英吉利海峡直捣伦敦。然而,“无敌舰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在当时却没有被西班牙统治者注意到;战舰体大笨重,船身像楼宇一样高耸,航行较为缓慢,且极不灵活,在使用火炮的战斗中,容易被敌人击中。
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对西班牙的军事动向早就一清二楚。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了迎战,已将***海军、各大船主、商人以致海盗们的舰船统统集中起来,共有舰船1***艘,水兵14500人,步兵15000人,组成强大的舰队,任命霍尔德勋爵为舰队司令,以海盗出生并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作战指挥能力的德雷思与霍金斯分任副司令。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霍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迫在拉科鲁尼亚港避风和补给。由于舰队在航行时队伍太长,加上组织指挥不善,竟有一半的舰船被惊涛骇浪冲散或触礁沉默,以致6天后,还有33艘战舰杳无音信。
德雷克伯爵
7月22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躲过风暴并获得补给后,从拉科鲁尼亚港再度起航,于29日到达利泽德角附近海区,进入英吉利海峡。此时,英国舰队竟然在敌人毫未察觉的情况下尾随而来。英舰队派出小舰群快速挺进,不断袭扰和阻碍西班牙舰船,并在31日击沉西班牙舰船3艘,揭开了海战序幕。8月6日,“无敌舰队”到达法国加莱,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军联系。由于后者为能及时到达,会师***落空,后面又有英舰尾随,无法等待,只得继续前进,。第二天夜间,昏暗无光,云雾重重,海面刮起强进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以进入梦乡。英国人巧使妙计,把6艘旧船装满易燃物品,船身涂满柏油后点燃。6条火龙顺风而下,向西班牙舰队疾驰而去。顿时,火海一片,“无敌舰队”一片混乱,在断缆开航时各船乱成一团,有的相撞沉没,有的被烧毁。剩下的船只乱哄哄的向西北溃逃。英舰队乘胜追击,于8月4日时追到格利沃利那海域,迫使西舰队接受决战。在决战中,西舰队墨守过时的横阵战术,坚持拉舷战,但舰体笨重,机动性差,难以靠近英舰,且舰炮射程近,不能毁伤英舰。而英舰的舰队司令则指挥有方,舰船机动灵活,舰炮射程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到18时,战斗结束,西班牙舰队损失惨重,被迫于次日凌晨决定返航。英国舰队当时已将消耗殆尽,而且风向突变,故未与追击,全胜而归。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弹尽粮绝的西班牙舰队,又在海上接连遇到2次大风暴,有的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海岸,被英军杀。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国舰队却没有太大损失,阵亡的海员、水手只有百余人。
英西加来海上一战表明,舰船的机动灵活和火炮优势取代了以往海战的短兵相接、强行登船的肉搏战,海上战争从此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格局。这次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与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西班牙之间的一场决战。英国在海上大获全胜,击败了强大的对手,从西班牙手中夺取的海上霸权。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下去。
事实上不是英国敢于对抗而是不得不对抗,英国是岛国,严重依赖海上贸易,贸易又被西班牙控制,同时天主教的西班牙对新教的英国有不小的敌意(那时这东西很重要),所以英国想要扩大贸易并且削弱西班牙人。英国人几乎是公开的支持海盗劫掠西班牙商船,所以矛盾激化,西班牙进攻英国。英国的胜利有一定的偶然性(台风袭击了西班牙舰队),但是英国人的作战理念更先进(仅仅是理念,双方的船都很适合自己的打法),在战术上的巨大优势导致了西班牙的失败。
19世纪西班牙的第一次革命
——19世纪西班牙一次革命战争背景
西班牙在18世纪初期依然是雄霸欧洲大陆一方的大国,但是在经历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其实力被大幅削弱,并且在美洲与英法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也遭遇了许多失败,并且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通过殖民地收益发展本国生产力,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收益均被用在了他们皇室以及贵族的消费上,所以当历史的车轮迈进19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受英国的影响开始了工业化或者资产阶级革命,只有西班牙还依然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这也使得西班牙国内皇室养尊处优,平民苦不堪言,皇权与教权依然是这个国家的主要权力,资产阶级与其他手工业者还有农民都异常贫穷,这种与时代的背道而驰是他没落的原因,但身处欧洲并且地理位置优异的它,在脆弱的时候不免会被它那强大的领国所盯上,而西班牙深知自己没有能力面对来自法国的雷霆一击,于是选择乖乖做它的盟友。
西班牙底层民众
彼时的法国正在经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他们的皇帝欧洲史上的***拿破仑四处征伐让法国成为了欧陆绝对的霸主,而孤悬海外的英国则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可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战役的失败让其进攻英国本土的愿望彻底落空,所以大陆封锁***便开始了,整个欧陆臣服于拿破仑的国家都参与了这一***,西班牙也不例外,可这一政策对于法国可能无关痛痒对西班牙的经济可谓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可不但如此它旁边的小兄弟葡萄牙还偏偏是英国的盟友一直是英国解决大陆封锁政策的出口,但碍于西班牙的盟友关系以及海军的劣势和东方的反法同盟,拿破仑一直没有对葡萄牙***取行动,可西班牙深知,被激怒的拿破仑总有一天会通过自己的领土去解决这个大陆上唯一一个不配合他的皇帝,这一天也在弗里德兰战役后到来,第四次反法同盟被拿破仑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于是他可以腾出手来去对付那个英国的盟友——葡萄牙了。
拿破仑
而绕过西班牙显然对于拿破仑来说比较麻烦于是1808年3月拿破仑派自己麾下的元帅也是新晋的那不勒斯国王若阿尚缪拉元帅以保护西班牙领土以及同为波旁王朝的皇室争端为由,率领十万法军越过比利牛斯山脉,踏入了法国领土,而在此之前葡萄牙王室早已在英国的护送下逃往了南美的属地巴西,而在去年十一月还帮助法国侵入葡萄牙的西班牙王室,一时间竟孤立无援,惊慌失措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平息皇帝的怒火,于是只能乞求皇帝的哥哥约瑟夫成为西班牙国王,然后保全西班牙皇室的性命,此举让马德里的居民彻底愤怒无能的***和大陆封锁政策带来的经济萧条让西班牙人民怒不可遏,他们无法再忍受这种屈辱,于是全国各地开始自发的反抗法军,6月6日西班牙洪达,也就是起义军的领导委员会,在塞维利亚建立临时首都,带领整个西班牙向法国宣战,与此同时被占领的葡萄牙与其同盟英国也与西班牙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抵抗法国的侵略,属于西班牙的独立战争开始了。
西班牙皇室臣服
——第一次战役
法军由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整个西班牙王国,而西班牙的面积几乎与法国本土相当,所以十万的部队在这么大的占领区内就显得异常分散,于是当发生时局部的西班牙游击队人数对于法军其实是有优势的,整个西班牙有15万反抗军,并且还有来自英葡的志愿兵帮助他们,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这支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的无敌之师就这样在积贫积弱的西班牙王国吃到了自己的第一次败仗,在西班牙的贝伦,两万法国正规军在7月17日被游击队包围,弹尽粮绝的法军竟在此向游击队宣布投降,这让整个欧陆为之震惊,让整个法国为之蒙羞。而与法国作战多年的英国显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因为拿破仑在欧洲已经胜利太久了,现在有人可以打败他了,那么它的反法事业便多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帮手,于是本着“欧洲搅屎棍”的原则英国又开始大力支持西班牙,并在同年8月1日让阿瑟韦莱斯利也就是后来的威灵顿公爵带领着一支17000人的部队由蒙迭戈河入海口登陆葡萄牙,来协助葡萄牙与西班牙同法军进行战斗,而在半个多月后的8月17日,法军将领朱诺率领法军杀入了葡萄牙,这位绰号“风暴”的将军想为其皇帝赶走这个令其头疼不已的国家,而英国为了站稳脚跟也迅速进发迎击法军的先头部队,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朱诺的部将德拉波尔德,双方在葡萄牙的罗里卡爆发了战斗,而令法国方面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他们又吃了败仗。
威灵顿公爵
德拉波尔德并没有给英军想逐个击败法军的机会,他选择了一处易守难攻的高地来抵御英军的攻击,他知道朱诺将军的主力不日便会抵达,只要他顶住压力,那么全歼英军便指日可待了,而威灵顿公爵也制定了一套与之匹配的进攻***,他将英军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军作为佯攻牵制,吸引法军出高地进攻,两翼英军则快速迂回包围法军,此举收获了效果,在战役开始之初,法军确实出高地对中陆军发动了进攻准备一举击溃中路军,但中路军指挥库克却没有按既定***来作战,在成功抵挡住法军的进攻后,库克贸然反攻,自己被流弹击中亡,致使中路军大乱,但威灵顿公爵很快出现在军中稳住局势,与中路军一起抵御法军的冲击,等到两翼合围成功时,他再度命令中路军出击,法军大败。
威灵顿公爵
而到了8月21日,朱诺的主力也抵达了葡萄牙,双方在葡萄牙的唯梅罗附近爆发了战斗,这位与皇帝一同经历过大大小小战役的将军,将法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的战法发货的淋漓尽致,大炮密集轰击,骑兵冲击侧翼,步兵成集群逼近齐射后冲锋,这是他们在意大利,普鲁士,奥地利与俄罗斯验证过多年的战法,可这一次他万万没想到,威灵顿公爵运用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战法来对付他,他命令士兵在山坡的反面以及树林中以五百人一组为单位,使用其独创的“细红线”阵型,依靠地形抵消法军的炮火优势,依靠阵型与更加先进的,来向法军倾斜更多的弹雨,避免与其进行白刃战,也不给骑兵冲击侧后的机会,加之葡萄牙人独创的散兵,他们分批骚扰法军阵型打了就跑,在法军的侧翼,后方,不断袭扰让法军疲于应对,而正面的英军则依靠的射程优势,对法军肆意倾泄弹雨,法军伤亡人数逐渐激增,士兵士气急剧下降,法军虽然一直在进攻,但地上却一直是法军自己的尸体,朱诺不得已向法军投降,并带领剩余部队撤退,而英国方面对这一举动很是不满认为威灵顿公爵有私情,于是将其调回国内,指挥官换成莫尔,人数也增加至35000另有125000西班牙军队,但临阵换将让英军被赶出了伊比利亚,拿破仑在11月决定亲自解决半岛事务,他带领15万4千名法军于11月5日进入西班牙,他的到来让西班牙反抗军瞬间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短短一个月便占领了马德里,并将反抗军与英军赶到了葡萄牙,1月1日接连的胜利让皇帝觉得可以将半岛事务交给属下去完成,他要回国准备对俄国的战争,苏尔特接替皇帝成为了主帅,英军遭受了重创,1月16日莫尔本人战,但英军剩余部队撤出了半岛,苏尔特未能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
法军此时期进攻方向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西班牙民众也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奋战,08年西班牙各地开始反抗以后,拉纳的第五军就开进了西班牙,他本人于十二月率领48000人包围了在战役开始之初,让法国人蒙羞的萨拉格萨,上一次在这个地方法军数日的强攻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而这一次拉纳选择了一种惨无人道的方式,他让法国的炮兵连续轰击了这座城市42天,16000发炮弹将整个城市轰为了废墟,之后他开始让士兵们掘壕前进,炮击没有让城内军民放弃抵抗,他们拿起手里可以拿起的武器,勇敢的面对侵略者保卫着自己的国家和城市,当1月11日法军突入城内时,他们在房屋战斗,在巷道战斗,在夜晚战斗,在清晨战斗,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投降,拉纳的部队在这种惨烈的巷战中寸步难行,每一座房屋,每一条街道都要法国人用血的代价才能占领,拉纳开始让士兵们看见房屋就用***摧毁,整个城市从早到晚,从南到北都充斥着尸体腐烂的气息与火药炸裂的巨响,24日拉纳劝降守军,但西军严词拒绝,27日拉纳又一次发动进攻,经过数月的血战,于2月20日占领了这座城市,战后拉纳不禁感叹:“这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啊,为了一顶王冠,要消灭如此勇敢的一个民族。”而此战后法国也占领了西班牙全境。
萨拉戈萨战役示意图
——二次战役
葡萄牙方面,在拿破仑离开三个星期后,威灵顿公爵卷土重来,二次战役开始,法军统帅苏尔特得知后率领法军再一次突入葡萄牙境内,准备完成此前未完成的任务,这一次的威灵顿拥有人数上的优势于是他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率领正面对抗法军,一路则迂回敌后前后夹击,以求全歼法军,莫尔特与朱诺一样,对于英军的战术无能为力,被威灵顿公爵打的丢盔弃甲,并且在后续的战役中他与拉纳未能在威灵顿头上拿下哪怕一场胜利,而在威灵顿公爵到来之前西班牙境内正规军的失败并没有让西班牙人民失去信心,他们在西班牙境内开展了游击战,前前后后有20多支总数20余万的游击队活跃在西班牙各处,而威灵顿的节节胜利也使法军头疼不已,威灵顿进入西班牙后开始向马德里进发,南部的西军被法军揍的无处遁形,不得已找到威灵顿,而威灵顿则延续了自己的不败战绩,在塔纳维拉大败法军,随后法军再一次增兵西班牙。
法军龙骑兵
此时在西班牙的法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27万,由于西军战斗的不利,威灵顿撤至葡萄牙,而进入1810年苏特尔,马赛纳等法军将领对葡萄牙的威灵顿依然无能为力,皇帝本人也开始重视这位英国将军,而为了应对可能的亲征,威灵顿在葡萄牙建立了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来应对皇帝,但皇帝并未出现,而是让他的属下加紧拿下葡萄牙,可威灵顿再一次让他们铩羽而归,随后皇帝远征俄国,伊比利亚半岛的法军人数减少,威灵顿带领英西葡三国联军开始反击,到1813年七月,他率军进入马德里,并在同年将约瑟夫赶出西班牙,跨过比利牛斯山脉进入法国南部,而皇帝也在莱比锡被击败宣布退位,西班牙取得了独立,法国失败了。
法西战争
——结局
在西班牙独立战争期间西班牙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以及对于波旁王朝的失望使得西班牙开始自发地进行改革,英国人的到来也让他们接触到了更先进的思想以及战术,战争期间整个西班牙同仇敌忾共击伤击毙法军30余万人,并让法军陷入西班牙的游击战无法自拔,为俄国的胜利以及莱比锡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独立战争之后的西班牙开始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教权与神权不在是主流,西班牙的第一次革命宣告结束。
1503年4月21日,南义大利巴里的切里尼奥拉战役,被以为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场火枪的使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战役。切里尼奥拉战役的主角是西班牙名将贡萨洛·德·科尔多瓦,他是一位杰出的统帅和军事改革家。他在卡斯提尔军队服役多年,参加了格拉纳达战争,不过他最著名的经历还是在义大利战场中与法国人的交战。
他的第一次义大利之行并不顺利。格拉纳达战争结束仅2年,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发动了对义大利的全面入侵,持续近百年的义大利战争爆发。1495年,贡萨洛受命,率兵5000在南义大利登陆,援助被法国占领的那不勒斯王国。但他指挥的这支军队与法军比起来不仅数量上处于劣势(加上那不勒斯军队也是如此),而且战术上也问题多多。
在格拉纳达战争中,伊比利亚军队的标准配置是以小圆盾剑士(Sword and Buckler Man)为主力,与十字弓手、火绳***、轻骑兵等部队相配合。而法国人已率先完成了职业军队的改革,步兵以瑞士雇佣军为主力,骑兵以常备军改革后的重骑兵队(Gendarmes)为主力。西班牙这支轻装军队在荒原中与摩尔人交手十分好使,但却完全无法抵挡以重灌部队为主的法军的冲锋。贡萨洛自个也清楚这一点,但在斐迪南二世国王的坚持和催促下,不得不勉强与法军交战,结果在1495年的塞米纳拉(Seminara)战役中,西班牙和那不勒斯联军遭到惨败。无奈之下,贡萨洛只好改变战法,避免再与法军主力交战,而是***用游击战的方式,利用义大利南部多山的地形作为掩护,不断袭击法军的补给线。由于法军战线拉得太长,补给十分困难,同时义大利北部战线进展不顺,不得不于1496年全部撤出义大利。
尽管战略上取得了胜利,但贡萨洛晓得不可以永远靠这种手段赢得战争。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塞米纳拉的败仗非常快就让贡萨洛总结了一套对付法国和瑞士人的新阵型,并且在战争间歇得到了费迪南的***纳。贡萨洛效仿瑞士人,裁减剑盾步兵的比率,改用长枪兵为主力,并且将散阵改成密集阵。淘汰落后的十字弓手,增加火绳***的比率。这个新战术的哲学并非是像瑞士人那样使用长枪兵冲破对方的防线,而是用坚固的长枪方阵保护当时还非常脆弱的火枪兵种,使得火枪兵种能在较近距离充分发挥火力,大量杀伤对方并最终取得胜利。这就是著名的"长枪加火枪"阵型。非常快,第二次义大利战争又爆发了,阿拉贡于1501年再次加入战争,贡萨洛的新军再次前往那不勒斯,迎来了复仇的机会。
过程
有了上次失败的经验,贡萨洛更加谨慎。在1502岁末到1503年初的相当长时间里,贡萨洛以为自个手头兵力并不足,任凭法军怎样叫骂,都在巴雷塔地区坚守不出,当他获得增援、兵力达到8000人(其中1000名火绳***)后,才下决心与法军一战。由于法军的兵力(32000人)仍然是西班牙人的4倍,***如经受不住法军的任何一次冲击后果都不堪设想。因此贡萨洛精心挑选了战场,他抢先占领了切里尼奥拉的高地地区,并且迅速构筑了大量的临时墙壁、木桩甚至战壕,以增加自个在防御上的优势。由此,贡萨洛被一些现代军事家以为是"坑壕战之父"。
尽管法军有40门炮,是西班牙人的两倍,但由于当时炮火技术所限和西班牙人的地形、工事优势,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西班牙人的20门炮却被冈萨洛精心部署到了极有利的位置。开战之后,法国人仍然用自个惯用的手段发动冲击,试图以两波骑兵冲击压倒西班牙军队。第一波冲击直冲西班牙军中军,结果遭到两翼的炮火夹击,非常快就被打了回去。法国人非常快重整旗鼓,又猛攻西班牙人的右翼,却遭西班牙人再次顽强阻击,这时西班牙人的火绳枪一齐开火了,如同风暴一般席卷了法军。结果法军统帅内穆尔公爵 路易·达马热(Louis d'Armagnac duc de Nemours)中弹,当场阵亡,成为或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在野战中被火枪击毙的统帅。损失惨重的法军不甘心失败,瑞士指挥官Chandieu率领瑞士步兵,在法国骑兵的协同下又发动了一次冲击,结果再次在火绳枪的密集射击下被击溃,Chandieu也因此丢掉了性命。西班牙步兵趁机发动了反击,使得敌人全线崩溃。战斗结束时,战场上留下了4000具法国和瑞士士兵的尸体,而西班牙人的伤亡只有100人,可谓极其轻微。
结局
切里尼奥拉战役迅速扭转了整个义大利战局,西班牙军开始转入反攻,贡萨洛得到了那不勒斯的阿尔维亚诺的巴托洛缪(Bartolomeo d'Alviano)率部增援,总兵力已达15000人;法军仍有23000大军。双方起初隔着Grigliano河对峙,但法军自身又出了问题,他们在Traetto的大营出现了大批病员,增援开始不济。法军指挥官以为无法守住沿河防线,下令撤退,西班牙人立即发动追击,给撤退的法军造成大量杀伤,法军统帅萨卢佐的卢多维科二世(Ludovico II of Saluzzo)几经努力,才避免了被合围的危险。但法军仍有4000人被杀,4000人被俘或失踪,而西班牙军仅损失900人。在加埃塔城失陷后,西班牙终于彻底控制了那不勒斯王国。这两战加起来西班牙军伤亡只有1000人,却造成了法军至少12000人的损失,新的西班牙军队立刻威震欧洲!
贡萨洛随之名声大噪,成为伊比利亚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功高震主,遭到睿智狡诈的阿拉贡国王费迪南的嫉妒。一向最信任他的卡斯提尔女王伊莎贝尔一世于1504年去世,贡萨洛失去了他最强有力的靠山。终于,1507年费迪南解除了他那不勒斯总督的职务,将其召回西班牙,尽管封赏了一堆头衔,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全部兵权,将他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让他参加后面的战争。1515年12月2日,贡萨洛在自个的封地科尔多瓦去世。他的改革已让西班牙军队开始成熟,并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他所发明的阵型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了大名鼎鼎的西班牙方阵(Tercios)。1883年和1923年,马德里和科尔多瓦市都竖立了他的雕像。
军队的性质不一样
西班牙方阵是近代军队诞生的标志,强调的不是个人的勇武而是上下如臂使指般的协同
平时军队中的士兵经受严格的纪律,通过反复的训练消除了每一个人个人意识,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战争机器上的一个齿轮,按照设定的程序去作战
但这种做法的前提就是军国主义的复兴,军人的地位和待遇上升,军人不再是贱民,平时可以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和优厚的薪酬
反过头来再看中国古代军队,中国古代尤其是宋朝以后,军人变成了贱民的代名词,军人甚至要在脸上刺字
军人毫无荣誉感可言
平时军队中的关系就像中世纪的骑士一样,军官位于金字塔的顶层,下面是类似骑士的扈从的亲兵和家丁,他们和军官是利益共同体,是最有战斗力的部分
再下面的普通士兵是被压迫的炮灰,战时靠抢劫维持时期,纪律的约束性非常弱
这样的封建军队还能玩出西班牙方阵来?
纵观世界战争史,海战对许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曾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如萨拉米斯海战之于波斯和希腊,阿克兴海战之于罗马和埃及。1588年,海上霸主西班牙派遣自己的“无敌舰队”入侵英国,最后失败,再一次证明了海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西班牙衰落,而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两个海军强国的较量
16世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自从哥伦布远涉重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纷纷涌到那里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
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
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它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头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拦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进行海盗活动。而腓力二世却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
战争初期
1588年5月末,西班牙公爵梅迪纳统率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梅迪纳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
不幸的是,“无敌舰队”出发不久,就在大西洋上遭遇风暴。狂风恶浪使帆船失去控制,水手们被晃得晕头转向,准备登陆的“旱鸭子”更晕得像站不住的醉汉。这样,舰队只好返港避风。待到7月,舰队又踏着大西洋的滔滔海浪,一路浩浩荡荡地驶进英吉利海峡。
英国方面也做好了迎击准备,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军共有1***艘战舰,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7月22日清晨,战争爆发,英军纵队列阵,迎着强劲的西南风,抢到横队列阵的“无敌舰队”上风位置,放过“无敌舰队”的前卫后,充分发挥自己两舷的火力,重炮猛轰其后卫舰船。“无敌舰队”阵脚大乱,节节败退。23日拂晓,海上风向逆转,“无敌舰队”处在东北风上风头,于是他们以多围少,重创英国最大军舰“凯旋”号。这样,在第一回合双方打了个平手。
25日,双方再度交手,激战几小时后,双方尽管损失不大,但基本上消耗光了。梅迪纳决定改变***,向加莱前进。霍华德也率领舰队转向多维尔。此刻,双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补给问题,霍华德还可以从附近的港口获取一些补给,而“无敌舰队”则要困难得多,在未到达加莱之前,一点接济都没有。
26日黄昏,“无敌舰队”到达加莱附近海域,在加莱与格里斯尼兹港之间驻锚,英国舰队也随后赶来。鉴于“无敌舰队”空虚,英国舰队放心大胆地在敌人长炮射程之内停泊,甚至一些英国舰只驶到敌轻武器射程的边缘线上,穿来穿去,随心所欲,梅迪纳对此惟有望洋兴叹。
28日凌晨,霍华德在旗舰“***方舟”号的主舱召集作战会议。因为攻击的时间紧迫,决定在舰队中挑选8艘200吨以下的小船,改装成大船,作为突击使用。清晨,“无敌舰队”的哨兵发现几艘轻装船只向他们靠拢,突然,小船上发出熊熊火光,接着,“无敌舰队”的大小船只一片混乱,一些船已经被大火点燃。梅迪纳慌忙命令各舰砍断锚索,想等火船过去后,重新占领这个投锚地。但在混乱中,许多船只只顾夺路逃走,结果互相碰撞,甚至自己打了起来,全舰队已经开始溃散。火船过后,梅迪纳命令所属各分舰队向加莱集中,但只有少数船只执行了命令,大多数船只由于刚才砍去两只锚,只靠剩下的一只锚已经系留不住,遂沿岸向东北方向漂流而去。
此时发生的情况,霍华德看得清清楚楚,“无敌舰队”正以杂乱无章的队形驶向敦刻尔克方向,这样它就没有可能再回到加莱了。霍华德立即命令舰队全速追击,在高速航行中,英国舰队与“无敌舰队”的距离逐渐缩短。考虑到自己的也不是十分充足,霍华德命令舰队尽量靠近敌人,在保证弹无虚发、全部命中的短距离才开始实施炮击。此时,“无敌舰队”已没有储备了,英国舰队抓住这个弱点,把握风向,进退灵活,无所顾忌,时而左舷,时而右舷,连续不断地向敌舰发射大小炮弹。“无敌舰队”只有后退之力而无招架之功。
上午9时,双方舰队在格南费里尼斯角接火。英国舰队步步紧逼,“无敌舰队”各舰距离越拉越大,秩序更加混乱。英国舰队各舰配合默契,各式火炮此起彼伏,打得有章有法。海战一直持续到下午6时,突然风向转变,霍华德及时命令舰队摆脱战斗,“无敌舰队”趁此机会,退出英吉利海峡。
整整一个星期的交战中,“无敌舰队”耗费了十万多发大型炮弹,而英国舰队无一遭到重创,只是阵亡了一名舰长和二十余名水手。与此相比,仅仅格南费里尼斯一战,“无敌舰队”即伤一千四百余人。
7月29日黄昏,梅迪纳召集作战会议,权衡利弊后,决定如果风向有利,应再度设法控制英吉利海峡,否则,别无出路,只能绕道北海,返回西班牙。结果,天公不作美,风向始终未变,“无敌舰队”只得***取第二方案,返回西班牙。
“无敌舰队”的覆灭
8月,英西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二次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西班牙全线退却,在退却途中,英国舰队紧追不舍。8月8日,在格拉夫林子午线上,英国舰队又紧逼“无敌舰队”的50多艘军舰,以优势兵力发起攻击。这时,“无敌舰队”其余70余艘军舰正在6海里外,未能及时介入战斗。英国军舰轻便灵活,机动性能好,其火炮射程也远远大于敌人,因此,英舰始终保持着有利于自己的距离作战。而西班牙火炮射程近,只能力图靠近英舰队,以便进行接舷战。英舰凭借强大火力压制对方,不让其靠近一步。战斗持续到下午6时才以西班牙舰队受到重创而结束。这一战,“无敌舰队”被击沉16艘军舰,而英国军舰虽有一些损伤,但无一被击沉。
“无敌舰队”集中起残余船只,从北面绕过不列颠群岛向西班牙驶去。英国舰队虽取得胜利,但一些舰只受创,加之消耗过大,霍华德命令停止追击。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受损的舰队抵达苏格兰西北岸的拉斯角时,遇到猛烈的大西洋风暴掀起的巨浪。战舰漏水、损坏,船员饥饿、生病,他们孤立无援地在海上随风漂泊。许多战舰撞上了岩石;另一些战舰进水下沉,消失在浪涛之中。风暴狂吹了一个月。还有一些战舰在爱尔兰海岸外失踪,数千人淹。许多好容易登上爱尔兰海岸的幸存者也被杀或饿。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近乎全军覆没。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舰队所击败,虽然损失是微小的,但是在精神上的杀伤是巨大的。在此之前,西班牙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发现新大陆到只用几百人就征服了美洲、环球航行、大败土耳其舰队、白银矿的发现和开***和遍布全球的贸易点和殖民地(16世纪末葡萄牙并入西班牙),这些伟大的成就让西班牙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是不可被击败的,而无敌舰队的毁灭则把这种自信击的粉碎,从此西班牙开始了衰退之路。
冠军:荷兰(喜欢荷兰没办法)
决赛:荷兰VS西班牙(德国季军)
不看好西班牙的原因:
一、赛程有利、荷兰所在的上半区只有巴西一支强队(8强对磊),而西班牙的下半区则有葡萄牙、德国、阿根廷、英格兰,强队如林(刚啃了葡萄牙、四强硬碰德国,荷兰则可以轻松进决赛)。
二、世界杯定规:欧洲球队从未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夺得过世界杯!(这个定规已“破”了,不过荷兰队在南非也算是“半个主场”!历史上 荷兰在决赛时只输给了主办国球队!)
三、世界杯定规:大热必!!
四、世界杯定规:球王贝利的乌鸦嘴、本届他“看上”了西班牙,另外两队巴西和阿根廷已经 杯具 了!!!
五、西班牙多次在预选赛中 八面威风、骄视天下,“预选赛之王”!却一进决赛圈就“火”,结果都是“大热倒灶”。
六、***并不是世界杯的试金石,君不看:丹麦(1992年第9届)、希腊(2004年第12届)之流的世界杯“小组赛球队”也能拿个***回家摆上一摆!而且除了1***2年的西德完成过一次:先得欧后得世 的任务后,就没人再做到这一壮举了、荷兰 法国都未能逃过这一命运!
七、西班牙能嬴德国是因为德国多名主力缺席、进攻核心停赛(穆勒);加上血拼英格兰、阿根廷后,体能、精神和技术配合等都下滑,无法保持巅峰状态,才让西班牙捡到一个大 便宜!如果让西班牙去硬拼英格兰、阿根廷,估计现在已经打道回府了。
八、从西班牙主帅 博斯克指挥的几场比赛来看(博斯克无疑是一位世界级的主教练),但却不是世界杯淘汰赛制型 下的优秀教练,看他在本届世界杯上的先发安排和替补换人 的过程(先发阵形场场不变,结果是场场惊险、场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后靠换人解决问题,大家回想一下对德国之前的西班牙是不是这样)就知道:这是典型的“联赛式”安排,可在淘汰赛制下的世界杯比赛,西班牙能进决赛已是“行运 行到脚指公”了。
九、对付技术加配合 型的球队其实德国的打法是最能克它的,可惜德国没有打出自己的风格、原因上面说了,别的球队又该如何呢?用中国教练的说法就是“抢逼围(中国足球名教徐根宝的法宝)”、“疯狗战术(朱广沪的王牌战术)”,用国际标准术语就是:积极的奔跑、有效的抢截。而荷兰正好有这样的“跑将”——库伊特,此人应该是本届世界杯中跑动距离最长的!也许他不是最出彩的、不是最光芒四射的,荷兰每一场的嬴球都离不开他(的积极奔跑),看过荷兰对巴西的细心球迷应该不会忘记此人的!库伊特不知疲倦的跑动 将会“克”西班牙!!! 2010年7月12日 后,荷兰就会洗脱“无冕之王”的称谓!
荷兰的劣势:
一、本届世界杯至今,只经过巴西一支强队的考验,可能会“状态”不足;
二、球员个人技术和配合不如西班牙(以细腻的短传配合 控制比赛节奏 的渗透性打法是巴萨的绝活,可是巴萨“教父”克鲁伊夫貌 似是荷兰人耶……)。
三、前锋球员至今没有出彩表现,攻击力集中在剑走偏峰的罗本 和正好发挥出色的斯内德 身上,不保险。
四、后防线无世界级的球员,没有定海神针式的人物。
4强:乌拉圭VS荷兰,西班牙VS德国
8强:乌拉圭VS加纳(胜负机率73开),荷兰VS巴西(46),西班牙VS巴拉圭(73),德国VS阿根廷(64)
16强:乌拉圭VS韩国, 美国VS加纳,荷兰VS斯洛伐克,巴西VS智利,西班牙VS葡萄牙,巴拉圭VS日本,德国VS英格兰,阿根廷VS墨西哥(乌拉圭将是本届最大的黑马、进四强的可能极大;夺冠球队应该在这几队中产生:荷兰、巴西、西班牙、葡萄牙、德国、阿根廷)
本人喜欢荷兰,但本人预测是:
巴西30% (不用说,每届都是大热门!)[出局]
德国25%(稳定是德国队的一贯强项!)[出局]
意大利20%(蝉联冠军不容易啊!)[已出局]
荷兰15%(有望给人惊喜,但首先要过巴西这关!)
其它10%
阿根廷只有一个梅西、老马的作用……、贝隆老了 没有中场指挥[出局]
葡萄牙也是只有一个C罗(C罗本人不感冒!)[出局]
英格兰我只看好卡佩罗,法国输在教练身上。[出局]
西班牙外表强大,但有多次“大热倒灶”的前科!世界杯大热必!!加上“贝利的乌鸦嘴”!!!
以上是本人心中看好的八强队伍(多了一支,不好意思!)。
未对战 前的猜想
决赛:荷兰VS德国(西班牙季军)
不看好德国的原因:德国淘汰赛硬拼三强:英格兰、阿根廷、西班牙,巅峰期因此过早出现,决赛已是强弩之末:没有人可以经过三场高强度比拼的赛事后,仍然能保持最佳的体能、精神和技术配合,球员自身不能,教练、体能专家也不能帮助球员恢复。因此德国对战荷兰就不可能打出“水银泄地”般的进攻和每球必争的防守,而德国松懈就是荷兰的机会。如果德国队在半决赛PK西班牙时“留力”,那进决赛对阵斯内德的 可能是比利亚!!!
4强:乌拉圭VS巴西,西班牙VS德国
8强:乌拉圭VS美国(胜负机率73开),荷兰VS巴西(46),西班牙VS巴拉圭(73),德国VS阿根廷(64)
没开赛前的预测
16强:法国VS尼日利亚,英格兰VS塞尔维亚/加纳,荷兰VS巴拉圭/斯洛伐克,巴西VS智利/瑞士,西班牙VS葡萄牙,意大利VS喀麦隆/丹麦,德国VS美国/斯洛文尼亚,阿根廷VS南非(东道主优势是它唯一的依仗)
巴西、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德国、阿根廷我认为是最强的,谁胜谁负都有可能,要看临场发挥。可怜的葡萄牙、只能小组第二!还有可怜的朝鲜:有16强的实力却没这命!杯具啊!!!
法国、意大利小组赛就出局!!!杯具啊!!!
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发现绕过非洲到印度的航线后,西欧以海上商路取代古“丝绸之路”,造成了***和***商业的衰落,而沿大西洋沿岸的一些欧洲国家则随之振兴。其中,西班牙占据的有利因素最多,成就十分显赫。但统治集团谋略失当,把本应顺势而为的局面化成贪婪和愚蠢的倒行逆施,痛失好局,千古扼腕,令人深思。
人口仅100万的葡萄牙历经数代艰苦牺牲,耗尽国力得到的只不过是一条稳定的航线,而它们千辛万苦运来的东方香料完全被西班牙和安特卫普(当时也属西班牙)商人买断,大部分利润净入西班牙之手。西班牙利用宗教和与哈布斯堡的政治联姻,控制了西西里、撒丁、那不勒斯,继承了勃艮第、尼德兰、卢森堡和法兰西-孔德的统治权。1519年教皇逝世,西班牙国王查理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35年又从土耳其手中夺取突尼斯,成了无人挑战的欧洲之主。除了寒冷的北欧和贫弱的东欧外,中欧、西欧、南欧大片膏瘐之地,尽在它的旗下。
西班牙的制造业、运输业和进出口贸易也非常繁荣。纺织、呢绒、丝绸、皮革、武器制造和造船都相当发达。集市如林、帆樯如云,吸引了全欧洲羡慕的眼光,上帝又通过哥伦布之手把美洲献给了西班牙国王。科乐特斯和皮萨罗交替使用奸诈和暴力将墨西哥、秘鲁和智得相继强占,使王室得到了比本土大几十倍的海外领地。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积累的金银和矿藏,通过船队运往欧陆,一个世纪竟达1.34万吨。难怪后人称西班牙患了“贵金属积攒过多症”。在当时,财富就意味着舰队。西班牙人勇敢、坚韧、耐力好、守纪律,是第一流的步兵队伍,在流行接舷战的年代,舰队+步兵=制海权。在政治、领土、金融、商业、贸易、军事和宗教诸方面都占尽优势的西班牙,如何一步步丧失优势,一步步衰落,最后沦为徒具外形的老朽帝国,个中原因,颇值探讨。
西班牙是欧洲最专制的极权国家。早在1215年,英国大***运动已使国王和贵族分权形成共识。面对早期的政治民主,西班牙王室从政治、宗教、经济和法制上反其道而行之。当卡斯蒂亚这个西班牙最富裕的城邦同盟议会宣称:“君主,你应知道,国王不过是人民用薪金雇佣的仆人而已”时,国王回答以坚决的镇压。在血腥中巩固的封建王权,严重阻挠了民间和城镇的早期资本主义机制。本来,伊比利亚半岛三面临海,一面有比利牛斯山天堑,易守难攻。但几代国王一心夺取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染指欧洲事务。尼德兰爆发新教起义时,西班牙统治者使用最残忍的方法镇压***起义者。1560年,菲力二世向低地国家派出了欧洲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地面部队,甚至不惜放水冲淹并掠夺重要的商业金融城市安特卫普,结果反而破坏了自己的出口贸易。西班牙国王以天主教会作为专制统治的工具,在尼德兰设立宗教裁判扬,对加尔文教新***“男的杀头,女的活埋”。造成尼德兰一片萧杀。尼德兰税收占西班牙国库总收入一半,杀鸡毁蛋,人民对西班牙总督阿尔法公爵的仇恨和反抗如野火般蔓延。不但税收大损,还要支付高昂军费,耗尽西班牙朝廷及美洲殖民地历年的税收。尼德兰的溃疡渐渐毁掉了西班牙帝国……
除尼德兰外,西班牙的大陆政策冥顽不化。1580年,西班牙军队攻陷里斯本,合并葡萄牙。1598年,菲力派兵打入巴黎,干涉法国胡格诺宗教战争,历时10年,兵败被逐。浩大的军费使菲力二世两度拒付国债,等他时,国债已上亿。
在财政、金融、货币、产业和贸易政策上,西班牙王室也没从新兴资产阶级那里学到点东西,依然保守落后,僵硬板。美洲金银流入,并没有西班牙的生产力,反而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5倍),破坏了生产力。金银骤增,在拜金的西班牙引出一系列政策:开始***用严格措施私心金银留储在国内,禁止出口;由于金银过多,导致物资相对短缺,又把原因归于向殖民地输出货物。垄断性的殖民地贸易禁止向殖民地输出西班牙货物。这样一来,西班牙的商业和工业便失去了市场,也失去了竞争,反而促使英国、法国、尼德兰的加工工业振兴,占领了西班牙国内和殖民地的市场。到后来,西班牙干脆放弃了产业发展,只用美洲金银来购买外国货物。西班牙获得新世界的结局亦如葡萄牙获得新航线一样,它从西印度群岛经过长距离的、长时间的、危险的航行之后所带回的一切,以及他们用鲜血和劳动所获得的一切,都被外国人舒舒服服地运到他们本国去了。
当整个西欧都由于西班牙金银而陷入通货膨胀时,当时称之为“价格革命”。英、法等国的经济学家和***集中智慧和精力搞货币调整、控制外汇比率,制定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鼓吹***用航运、海上保险、银行事物等方法,进行非货物的劳务、服务等“无形出口”,这样使早期资本主义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走向完善。最终使英、法、荷都成为超越封建主义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强国。
-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海洋谋略的正确和错误,必须依赖大陆谋略的成败。大陆谋略,也不仅是单纯的政治军事谋略,而是融合了经济、金融、产业、商业、意识形态、宗教......等多种谋略的复杂综合体。
单纯从海上谋略讲,西班牙也有一系列失误。东印度航线和美洲航线的发现,已经证明大西洋正在成为新的海上争霸舞台。保卫美洲的利益和运宝船队安全,都要求建立一支适合在风急浪高的大西洋上航行、作战的远洋型舰队。必须将能征惯战、由骑士和战士组成的陆军部队改造成由舰长和水手构成的海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设计、实践,建造新型大西洋型军舰和远程毁船火炮(而不是陆战杀伤步兵的近程大口径火炮);当物是法国、后为英国的海盗舰公开抢劫运银船队时,大西洋上的挑战如此明显,王室上下混然不觉,竟然反其道在地中海同渐趋没落的奥斯曼土耳其争霸,真令有舍本求末之感。1571年,雷班托海战大胜土耳其,更使步兵接舷战的海战模式和高尾楼船船型固定化,古典海战的落日余辉被加以误读,隐伏着巨大的危机。
本来,西班牙王室尚有几次纠正战略战术判断的机会。1587年4月和5月,女王支持的英国海盗德雷克两次袭击西班牙港口和海岸,击毁数十艘西船,引起极大的恐慌。西班牙王室并未从中引出教训,应该学习在大西洋劫掠和海战中锤炼出来的英国船型、炮型、队列和海战战法,尤其应注意到英军早已以炮南为主的事实。然而一切都未加以改变。庞大的战争机器已经僵硬老化,容不得异端和改革,径直向失败的悬崖撞去。不禁使人联想起***战争后的大清帝国,同样的臃肿、自负和僵化,直到甲午之败。
16世纪中叶,由于政治、金融、产业、贸易、宗教和尼德兰政策的失败,西班牙已经走向衰落,徒剩下外强中干的虚架子。痴迷不悟的国王菲力二世,竟悍然入侵英伦,更是错上加错。无敌舰队失败,他也未汲取教训,却说:“感谢上帝,使我有这样大的权力。只要愿意的话我可以轻而易举再建立一支舰队。只要源泉不断,一道流水固然有时被阻止,究竟无碍大局。”极权的顽固到这份上,你拿他有什么办法!
后来的几个世纪里,西班牙果然单独或加盟反英,在历次海战中屡战屡败。君主制的独裁色彩也没有多大改变,1***5年佛朗哥去世,独裁统治才垂下大幕。雷班托海战的老兵塞万提斯在他的名著《唐.吉柯德》中描绘了那个落后于时代却追求梦幻的西班牙骑士,他也是暮色苍茫中的封建西班牙的水中合影。把绝对的王权分股于平民是尴尬的,把挥霍奢糜的消费变成咬紧牙关的竞争性生产是痛苦的,把天主教教皇的威严换成新教的宽容是难以做到的,把陆上英雄变成海上豪杰之路是漫长的。正因为此诸事均极难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伊比里亚半岛上古典的、不思变革的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