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世界》停刊时间-《足球世界》停刊

tamoadmin 体育播报 2024-10-16 0
  1. 海明威简介
  2. 关于韩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的问题
  3.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谁?他是哪国人?
  4. 中国足球甲a联赛1994第一场的主裁是谁?
  5. 美国作家 海明威简介

1548年——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建成。“拉巴斯”在西班牙文中是“和平”的意思。

清太宗

1600年——岛左近率领的西军在杭濑川击退东军,即为杭濑川之战。

《足球世界》停刊时间-《足球世界》停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626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在沈阳登基,是为清太宗。

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其女儿玛丽娅·特蕾西娅根据遗诏成为奥地利首位女大公。

1803年——美国国会批准路易斯安那购地案。

1818年——美国和英国签订《1818年条约》,确定大致以北纬49度线作为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边境。

1827年——希腊独立战争:英国、法国、俄国三国海军在纳瓦利诺战役中彻底击溃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埃及和突尼斯海军。

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1883年——秘鲁按照《安索尔条约》把国土割让给智利。

1917年——国内第一家自建百货大楼开始营业。

1923年——《中国青年》创刊。《中国青年》作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在上海淡水路66弄4号秘密诞生。中国***早期青年运动的杰出***恽代英是这个刊物的第一任主编。《中国青年》是唯一一本延续至今的中国***早期创办的刊物。“”中《中国青年》被迫停刊达12年之久,1***8年复刊。

梅兰芳

1924年——梅兰芳赴日本巡回演出。

1938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尔文森发明静电复印技术,静电复印技术成为印刷史上的一大突破

1944年——贝尔格莱德解放。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和菲律宾前5奥斯梅纳率领美军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登陆,打响了旨在把日军赶出菲律宾的莱特湾战役。

1945年——与赫尔利达成五点协议。蒙古宣布独立。***联盟成立。

1948年——辽沈战役之黑山阻击战。

1949年——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保险事业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1952年——英属肯尼亚爆发了茅茅起义。

1958年——我军开始炮击金门。

1962年——印度军队进犯中国***,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悉尼

1966年——英国发生阿伯方悲剧。希伯来文***家阿格农获诺贝尔奖。

1***3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启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临剪彩。

1***4年——会见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

1980年——书记处会议决定不挂现任中央***画像。

1982年——莫斯科发生足球赛惨案,340人因互相踩踏而亡。苏联官方宣称只有66人亡。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举行,会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7年——***十二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89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与美国波音在首都机场联合举办747-400型飞机首航庆典仪式

1989年——日本宣称研制成“世界最快列车”。

1992年——甘肃建成世界最长引水隧道。

1994年——广深(广州至深圳)准高速铁路试车成功。

1995年——《中央宣传部、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发表。

2000年10月20日 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再揭帷幕[1] 2000年10月20日 中国西部论坛在成都开幕

2001年——通知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是“九一一***”以来首次重要会议。

200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服务频道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

2005年——中国加入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141个缔约方。

2008年——微软首次启动office正版验证,所有非正版系统用户下载验证包后将会每小时黑屏一次。

2013年—— 诺基亚将10 月 20 日定为国际手机拍摄

日[3

海明威简介

从小时候就爱看日本***,从最早的小人书——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铁道999到大本的机器猫、怪物太郎、Q太郎,再到七龙珠、圣斗士星矢(女神的圣斗士)、侠探寒羽良(城市猎人),时间跨度大约有十年(82-92)。在这十年中其他日本***也有不少被引进,但真正有影响的并不多,当然破坏王、阿拉蕾(IQ博士)、孔雀王之退魔圣传(日本原排版加插翻译页)、功夫旋风儿(少年狂侠)这些可算是例外。在这里还要提几本也许已经被人遗忘的书:飞人(神奇小子),它是我儿时最喜欢的***;神猫特攻队,尽管只有一本,可是里面搞笑的情节给我的印象很深,时间很久了,仍然记得;超能力魔美,藤子·不二雄作品,故事的想象力让儿时的我深为折服,可惜后来一直没有看到它的再版,所以一直保留着第一版;铁拳小子,前川刚作品,它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中国题材的***;天才少年,小林よしのり画,也是很搞笑的***,不过现在看来似乎有些“***”……最后谈一谈侠探寒羽良,说起来它应该是我最早看到的带有XX情节的***。虽然海南的版本删节得非常厉害,但是从一些被编辑漏过的情节还是能够看出味道来的,尽管搞笑的意思居多(注1)。记得国内后来又有人把海南版的删节内容整理出来,又出了几卷。顺便一提,海南版的第一次印刷每本都带一张彩页,再版时却去掉了。 再后来就是画王的出现,带动了日本***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其实是盗版的兴起。据我所知,至今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日本***,只有少得可怜的几部是正式授权的,其他均为盗版,包括在画王上刊载的***(注2)。据悉这也就是它停刊的原因之一(注3)。这期间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各地仿照画王纷纷冒出了一批仿造品——典型的中国现象。但是不可否认,画王和当时与它类似的***杂志对日本***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自己***的出现的确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尤其是画王,它对日本以及欧美***的介绍让很多人开拓了眼界,同时它对中国***的扶持让人们看到了希望。那时候大部分日本***书的版式是以海南版为标准,即将日文原书一分为二,而且日漫的翻译也可以说是靠自身的力量。从92-95年,这时期引进的***在数目上可以说是一个高峰,其中不乏日后称为经典的***,如:乱马1/2(七笑拳)、北斗神拳、强殖装甲、足球小将、福星小子、幽游白书、篮球飞人(灌篮高手)、三×三只眼、**少女、伏魔战记(黑暗的破坏神)、乔乔冒险奇遇、小恐龙阿冈、孔雀王、龙之迷(它的“别名”有很多,见注4)、橙路、怪医秦博士、我的爱神、阳光少女(艳阳少女)……其实像一刻公寓、影子武士、夜叉鸦、龙狼传、金田一少年***簿、拍卖行、Touch(棒球英豪)、足球风云、无敌怪医、***战国群雄传、白领拳王、魁男塾、密令杀手—牙这些***在当时也有出现,只不过或者出的集数很少,又或者只在杂志上连载而没有出单行本,所以那时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当然象**少女、伏魔战记这类有内容的***由于国情问题删涂是避免不了的。在这里我要提一提伏魔战记和阳光少女,抛开前者的内容不说,它的画工、故事情节、其所蕴涵的内容都是很不错的,绝对值得一看,可惜到目前为止我所看过的荻原一至的作品只有这一部;而后者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日本***,无论画功、故事编排都是上上之选,其所蕴涵的主题-环保也是我感兴趣的,而最令人难忘的是它的结尾。尽管我对北条司本人有一些看法(见注5),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阳光少女的评价。当然,那时期还有很多不错的***,如:望乡战士、天才捣蛋鬼、啊!神马、梦必杀拳等等,可惜后来都没有再版。 再下来是95-***年,在我们这里是少女***兴盛的时期,经常一两个月看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不过也就是在这时期我第一次看到盗印的港台翻译***,其中有完全按原书盗印的,但是大部分的书则是***取了“扩增法”,即好比原书是两卷书却被拆成了三卷来卖,这种方法在以后得到了发扬光大,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的书。这种方法对读者当然没有好处,而且还让很多人记错了原书的卷数,可说是百害但有一利,对谁有利,JS!!JS为了多赚钱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不过没办法,中国现实的情况让我们没有选择,只有看与不看,其实这种情况直到现在还是一样没有变化。这时期比较有影响的***有:圣子到、黄龙之耳、鬼神童子、***之眼、魔幻世界、地狱老师、狼人沃尔夫、恶魔爱神、灌篮少年、X(井上纪良画)、太阳神、浪客剑心、寄生兽、GS美神(极乐大作战)、机器猫长篇大冒险、魔界学园、无赖布鲁斯(铁拳之道)……再介绍几本书:黄龙之耳,井上纪良的代表作,可惜第一个版本印刷虽好,但删涂得太厉害,无法看出书的原貌,以后的再版虽然没有了删改,但印刷方面又太次;X的问题也一样;风流,它是我看的第一部山口让司作品,而且是早期作品,但他那极其夸张的搞笑风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推荐大家看一看他的作品;幻世纪,板桥秀丰画,画风独特,故事也很精彩;搞笑魔婴:富坚千夏画,如题,很有趣的以婴儿为题材的***;像这样的情歌:北崎拓画,平淡却暗含波澜的爱情***。 好,下面是***-98年。在这一年多时间里***盗版又达到了一个高峰。这时期比较不错的***有:花之庆次、内衣教父、I'S、新功夫旋风儿、爱神小魔女、森林小子、非常家庭、名***柯南、猎魔淑女、圣域(圣堂教父)、樱花通信、火线鸳鸯、三十四分局、**游击队、纯情、伤追人、浪漫恋物语、哭泣杀神、我的女朋友、感应少年EIJI……除了这些,我还请大家注意以下这些***:变男变女变变变、翔丸、将太的寿司、电脑情人梦、小类人、恶女圣书、十项全能、正义使者、虹色辣椒、美少女幽灵、欲念天堂、双星连环泡、变HEN、爱情宾馆、时事追击、帝王之子。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虹色辣椒,这部作品在当时被我轻易地放了过去,等到两年后安达充热在我们这里兴起的时候,再找也就困难啦,好在后来又有再版。还有时事追击和爱情宾馆,前者是一个比较偏的题材,不过大岛矢须一处理的非常好,而后者则是个人很欣赏的爱情***,也许是它和我的经历有类似之处吧。这个时期像池上辽一、游人、国友泰士、井上纪良甚至冈村贤二的作品都被大量出版,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冒名顶替的出现。JS发现谁的东西好卖,比如游人的。那好,不管这些书是不是他所画的,作者的名字一律用游人代替。其实真正的***爱好者一眼就能辩出真伪的。有意思的是,像前田俊夫、武林武士这二位的作品,一开始是冒用别人的名字,后来发现卖得也不错,也就还其本来姓名啦,甚至还用这两位的名字来做招牌。据我统计,桂正和、北条司、游人、CLAMP、井上纪良、车田正美这六位的名字是被冒用最多的。而后来冒名顶替的情况就更进一步了,开始出现了伪作,比如静斗士-翔、七龙珠。 98-99年,所在地的***事业饱受打击,书商不敢再进书,我度过了一段黑暗的日子。这段时期新***少得可怜,大量出现的基本上都是再版。这段时间类似画王的***杂志又有出现。GTO、浪客行、H2也是在这时期出现的。这一时期标志性的事情是小本***书(口袋书)的出现,并在以后一段时间取代了大本的***书,成为盗版***的主流。比较不错的***有:Rough(我爱芳邻)、飘流教室、天上天下、新版金田一、伊藤润二精选、人间凶器。说一说伊藤润二和某图一雄的作品,最早看伊藤的作品是从台湾的***网下载的精选中的几本,后来才完整地把它看完,对他的想象力只能用钦佩两个字来形容,后来又看了几部根据他的***改编的**,不过感觉上反倒没有***给我的震撼深了。而某图一雄的作品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有注意到,是一个朋友向我推荐,我才把飘流教室和神之左手·恶魔之右手仔细看了一遍,尤其欣赏飘流教室,发现某图一雄驾御长篇的能力比伊藤要好。 1999-2002年7月,这期间我在外地,摆脱了恶梦。不过后期所在地的图书发行业也惨遭打击,没有书商敢再进***了,经常去的几家书店也相继关门,好在我还有网络这条路可以走。不过以前不少被删涂的***这时又有了再版,让我们能一窥原貌,比如孔雀王之退魔圣传、夜叉鸦、伤追人、安琪儿。不过还是有不少书的再版仍然有删节,如拍卖行、游人的几部作品。这段时期比较不错的***有:单身宿舍连环泡、双重人格***、ONE PIECE(海贼王、海盗路飞)、神之左手·恶魔之右手、盗火线、湘南纯爱组、课长岛耕作、新宿小男人、百足战旗、魔鬼兄弟、安达充短篇集、乌龙派出所、明棱帝梧桐势十郎、棋魂、天空之门、家有、闪灵古惑仔(闪灵二人组)、超能力美空、鬼眼狂刀KYO、黑猫、火影忍者、纯情房客俏房东、漩涡、天使心、煌罗万象、青春交叉点、***学园Q、阳光普照、Monster、新功夫旋风儿L、王牌至尊、家、天外福星、朱古力。特别推荐大家看洼之内英策和尾濑郎的作品,这两位都是很有思想的***家。再推荐一部作品:王牌至尊。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有现实意义的政治***。以前也看过几部政治***,但都是理想多过现实,比如圣域。王牌至尊虽然在有些地方显得幼稚,不过还是一部引人思考的好作品。又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JS竟然拿一些画功稚嫩,可以说是还处在模仿期的韩国***冒充日本***卖,真是挂羊头卖狗肉,其实只要看一看里边的朝鲜文字就知道是真是***了。再谈一个问题:翻译。现在的JS在选书时一般会选港版或者台版,因为已经翻译好了,不需要再雇***翻译了,省钱。不过对于那些在日本还在连载的***,JS还是要有所破费。不过***毕竟是***,所以翻译的质量也就不敢恭维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看一些***时发现开始的时候翻译得不错而后面却翻得乱七八糟的原因了。 2002年8月到现在,又重新看了很多老的***,资料也在整理中。这期间值得一提的***有:EX少年漂流、20世纪少年、人型电脑天使心、思春期少女、贱马也疯狂、生化少年、末日、岩丸动物诊疗所、浪人剑客、胜负师传说、草莓100%、内衣高手、未婚关系、鱼、摇摆王、网球王子。这期间又有一种新的盗版***书--缩印本(4in1)出现,把四到九本***的内容缩印到一本大三十二开的书里面,一页纸印四页的内容,而口袋书的历史使命也走到了尽头。大本的***书也有出现,这次可不是小本或者是缩印本。不过出版商和缩印本是一样的,挂的是远方出版社的名字。在看新功夫旋风儿·柔道篇的时候,看到作者把他所画的一个敏感画面在各国各地区出版时涂改的情况汇总了一下,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日本尽管在***方面的限制很多,比如**中有些东西是不能表现的,但是对动漫的限制却相对很少,创作者可以任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一些在本国可以为人所接受的东西在别的地方可能就不被接受。最近看了不少日本的“怪异”***,称其为怪异是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恐怕也只有一部分日本人能接受,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引进。 最后说一点关于这篇文章的事,自从我把这篇文章贴出去,反应不少,我也就根据各方的反映再把它加以修改和补充。以上所列***并不都是我所喜欢的,比如:福星小子、魁男塾、极乐大作战。不过因为它们的影响力,所以写在文章里。还有一些***,比如魔法提琴手、消防员的故事,因为一直没有看完,断断续续的,也就没有办法在前面列出来。这篇文章上的***主要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不过由于现实的原因,相信相当一部分***的出现最早是在网络上。鱼与熊掌兼得到目前是不可能的,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不可能有一家“东立”,更不用说集英社、小学馆了。在网上看到关于BL的***文章很多,可关于H漫的却看不到,也许有时间应该写一些这方面的东西。最后说一下译名问题。通常大陆所出的盗版***的名字一般都沿用港译名或台译名,只有早期才有自己的译名,不过JS有时候也会给***“改”名字。这就是为什么一部***有两个甚至更多名字的原因。而我在文章中所列***的名字一般用的都是比较有影响的名字。好啦,就写到这里,lylzg在这里再次多谢大家的鼓励,谢谢。 注1:其实我一直对海南摄影和画王的翻译表示怀疑,因为在海南版的圣斗士星矢中,至少有一本上出现了繁体字的排版。这绝对不是译者的习惯问题,我怀疑是他在“翻译”时的遗漏、不小心所至。尽管圣斗士星矢绝大部分都是在日文版的基础上将原文涂抹再加以“翻译”。 注2:在和台湾的漫友交流的时候,发现像画王的这种情况在台湾也有出现。台湾早期的日本***绝大部分也是盗版。 注3:画王停刊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国家对文化市场的整顿,导致海南停社、画王停刊。 注4:龙之迷,又名:新七龙珠、神龙骑士、童浦大冒险、神龙之迷、寻找飞龙王、神勇太尔大冒险、勇者斗恶龙(不是藤原神威画的那本)。 注5:对北条司的看法是从其一部短篇集而来的。在这本名为北条司***精选(夏日情缘、那年夏天很笛子)的书中,有一章是描绘二战时期的日本,给我的感觉简直是在鬼叫,似乎战争并不是他们的过错。看了很长时间的日本***,可是一看到这类书,我就感到气愤。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魁男塾画得不错的时候,我发火的原因。相比而言,我喜欢功夫旋风儿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对战争有所反思,而这在日本***中是极其少见的。

一位哥伦比亚球员由于在世界杯中射进一个乌龙球而被,求问有关这件事的超详细资料!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性别:男

国籍:美国

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职业:美国著名的***学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战地记者

家庭: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

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童年似乎没有创伤。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叛橡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关系紧张。

他父亲与母亲的兴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克的反应和某种敌对性。姐姐玛茜琳尼?山福德大他两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长大,说他父母亲“互相笃爱”,但承认他们“常常相互感到厌烦”。他母亲格雷丝?霍尔?海明威是公理教会信徒,宗教观念强(她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组织的文化沙龙。他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他们关系密切,虽然他父亲严于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严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双亲各自对他的影响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他对户外活动的爱好,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勇敢,从来没有减退过。他喜欢音乐(虽然讨厌学大提琴)和美术,也一如既往。他珍爱巴赫和莫扎特,说他从“研究和声学与对位法”之中学到写作方法;又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从海明威在橡树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现有的材料看来,没有一点能说明他日后不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然而,我们看一看这位自传性异常突出的作家的创作,就发现那些以涅克?阿丹姆斯为主人公的、关于那一段时间的故事(《印第安帐篷》、《医生与医生妻子》、《某件事情的结束》、《三天大风》、《战斗者》与《者》),写的却是暴力与恐惧、混乱与失望的主题——还有孤独;他的同学指出,孤独与多才多艺是海明威当年最突出之点。

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卡洛斯?倍克尔写道:“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他左眼有毛病(当初训练拳击的时候意外伤到了左眼,视力下降,从那以后他左眼的视力再也没有恢复过),不适宜去打仗。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六个月之中,他***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G?G?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海明威在《星报》头一次知道,文体像生活一样必须经过训练。《星报》有名的风格要求单上印道:“用短句”,“头一段要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正面说,不要反面说。”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天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旁边的一个士兵当场牺牲,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去。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左膝盖被机枪打碎,被迫手术换了一个白金膝盖。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还有少数弹片至都保留在他的身上。他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个星期。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在他的作品中,失眠的人处处出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赌徒、修女和无线电》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侍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个年老的侍者说:“这毕竟只是失眠。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失眠是那种痛苦的并发症的症状,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菲利普?扬对海明威的个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一个论点,说他这次创伤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如果办不到,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和思考来再现这个***,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

扬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终关心的是艺术,而不是创伤。然而,在局部范围内,扬的个性学说可以把海明威的为人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而且,对于海明威观察战争,对于这位艺术家,这种学说赋予特殊的意义。《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他已经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把那种生活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了。

他取得红色英勇勋章之后的五年内,缓慢地却是目的地为写作生涯而努力。橡树园热情欢迎它的英雄归来,但是海明威的父母亲——尤其是他的母亲——感到厌烦,因为这个年轻的除了写作别无雄心,又极为乐意接受家庭的供养。有一度他为多伦多《每日星报》和《星报周刊》写特写。他姐姐玛茜琳尼写道,他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他母亲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搬了出去,到芝加哥当了一年《合作***》的编辑,这是一份宣传合作投资的机关报。那年冬天,他认识了他在文学界头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安徒森,并且通过安徒森,认识了“芝加哥派”的其他成员。同时他认识并爱上了哈德莱?理查孙,她是一位漂亮的红发女郎,比他大八岁。1921年九月,海明威与哈德莱结婚,在家里的乡间别墅度蜜月,接着去多伦多,当了几个月的特写记者。

但是,他真心需要的是欧洲,是有空间的时间进行写作。海明威夫妇决心接受一个驻国外***记者的工作。此后两年,海明威成了《星报》驻欧洲的流动记者,人住在巴黎,兼写关于日内瓦与洛桑国际会议的报道,包括希土战争的简练的戏剧性电讯。他偶尔写一点轻松的、但观察锐利的印象记,内容是瑞士滑雪、西班牙斗牛和德国战后生活。他早期新闻工作的训练,加上天生爱好简洁,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他现在写的电报 ——浓缩、紧凑——使这种风格更为有力。

在此同时,他写***,写诗,想找一个出版商发表他一篇东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一九二二年迅速地发生一连串***,加速了他的希望,接着他又感到失望。他凭舍伍德?安徒森的一封介绍信,带着他的作品去见葛屈露德?斯泰因,她在弗勒吕斯路的沙龙是依兹拉?庞德、詹姆斯?乔衰斯和麦多克斯?福德等侨居国外的人的艺术中心。斯泰因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派头简直像大陆上的人,一双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励他当作家,不过劝他应该完全放弃新闻记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练一些:“这里描写很多,又写得不十分好。从头来起,写得集中一些。”庞德也喜欢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击,鼓励他继续写诗。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头一次公开发表作品——一篇只有两页的讽刺性寓言《神妙的姿势》和一首只有四行的诗《最后》,这首诗是补白,填补威廉?福克纳六节诗留下的空白。一家新奥尔良的杂志《两面派》把这两篇作品都发表了,他这番运气,又是靠舍伍德?安徒森帮的忙。

灾难发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参加洛桑和平会议的时候。他约定叫哈德莱带一只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莱几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装在这只箱里(少部分邮寄)。在巴黎的里昂车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车箱里,未加提防,过了一会儿回来,发现箱子不见了。几年以后,海明威给卡洛斯?倍克尔的信中说道:这件事使他痛苦万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免得去想它。”海明威没有办法,只好重起炉灶,这回获得惊人的成功。一九二三年,他几篇作品被刊物***用。哈丽特?蒙罗在《诗歌》(一九二四年一月号)上发表他的一首短诗;玛格瑞特?安德生和琴?希普在《小评论》(一九二三年四月)上发表了他六个短篇(共十八个短篇,原拟于次年一月发表,总题为《在我们的时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罗伯特?麦卡门发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诗》(三篇故事是《在密执安》、《我的老头子》和《不合时宜》)。

虽然前途好像有把握,路上却有现实的障碍。哈德莱怀孕了,两夫妇几乎没有钱。他们同意回多伦多住两年,挣够了钱再到巴黎来,到那时候他可以致力于写作。他们在一九二三年八月离开巴黎。约翰?哈德莱(“勃姆比”)?海明威生在十月,但到了一九二四年一月,海明威夫妇已经回到巴黎和蒙巴那斯,安居在戴尚圣母院的一套公寓房子里。海明威走向成功的步子又耽误了,因为他得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干活养家。他不去过蒙马特尔区的游堕生活,吃不饱肚子,这在《流动宴会》里都有记载,但他坚持写作。正如斯泰因所观察的,“他十分认真地写作,想当作家。”突破是在一九二五年——也许是靠两位有影响的支持者帮忙。司各特?菲兹杰拉德还没有认识海明威的时候,艾德蒙?威尔逊已经给他看过海明威的作品,菲兹杰拉德印象很深,并催促斯克利布纳公司的麦克斯威尔?珀金斯去约稿。珀金斯写了信,但因为邮递方面的错误晚到了十天,海明威已经接受了安徒森的出版者波尼和利夫赖特公司二百元的预支稿酬,出版他的短篇***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其中包括同名集子中发表的早期的速写,还接受出版公司对于他这两本书的权限。

从经济收入上说,《在我们的时候里》是失败的,下一本书,即讽刺模拟舍伍德?安得森作品的《春潮》,也是失败的,但是海明威引起艾伦?泰特、保尔?罗孙匪尔德和路易斯?克罗纳伯格等美国重要评论家的注意,他们都认为海明威是美国文坛新出现的声音。然而,又是菲兹杰拉德对海明威的才能讲得最有说服力。菲兹杰拉德在《如何浪费材料——评我的同代人》一文中,攻击那些已取得稳固地位的作家——尤其是亨? 路?门肯和舍伍德?安德森——认为他们“强调发掘美国的‘意义’”,是“不真诚的,因为他们自己身上并没有这种需要。”菲兹杰拉德说,侨居国外的人倒是有这份好处,能够为自己形成一种“不会败坏的风格”,表现净化了的热烈感情。菲兹杰拉德以海明威和《在我们时代里》为主要的例子,说明这位作家“具有新的气质”,而且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菲兹杰拉德的文章发表在五月,五个月以后,海明威证实了菲兹杰拉德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

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纳公司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不到三十岁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评的文学家。作为一位作家第一部长篇***,销路不错,也博得了好评。海明威晚年在《流动宴会》这部书回忆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的生活情景时,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哈德莱纯洁的爱,巴黎和伏拉尔勃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刻苦的训练——把自己写为一个挨饿的人,渴望成功心切,无情地律己,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只剩下了欲望,放纵和失望。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剧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痛苦。然而,在某个意义讲,也说明海明威终于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他发表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形成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虽然他艺术上的发展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后来写的东西至多是技巧更为精致,更有光彩,把他已经写过的主题加以变化罢了。

他此后二、三十年的戏所以能够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的轶事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海明威相当灵活地使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他个人在群众中有魅力,正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叫“爸爸”这个慈祥的绰号,也不管是叫 “冠军”这个好斗的称呼。然而,更吸引人是内心的戏剧性变化。当他的名声由细流汇成潮流的时候,他的感觉能力好像在水槽里打滚。在早期作品中,恐惧与美感密切得难解难分:他们只能通过极为含蓄的感觉传达出来。艺术家驾驭了人的形象。在后期作品中,受压抑感情的细微之处常常写得过火,几乎成了感情的嘲弄。内心戏剧性的力量正在于此。因为,海明威仿佛要想弥补艺术上的失败,在生活上作出过度的反应。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仍然反映出他关心悲剧性的经验,迫切需要对抗含有敌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英雄的气概太显眼、太坚决,人物的行动写得过分明显。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厌烦的地步。如果说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艺术上探险,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这个艺术家本人成了冒险家。他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改变,只是艺术的工夫松弛了。

在《太阳照样升起》出版、《永别了,武器》未出版之间,海明威同哈德莱离了婚,与当过《时尚》时装式样编辑的保琳?帕发费结婚,他们回到美国,定居在基维斯岛,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并发表了第二部短篇***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一九***年,他写《永别了,武器》初稿的时候,保琳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他修改初稿时,得知消息:他父亲得了糖尿病,又因经济困难***,用的是他自己父亲内战时用过的***。二十年以后,海明威在插图本《永别了,武器》的序言中回忆道:“那一年有好的时光和坏的时光,”但又说他当时“生活在书里”,“比我任何时候都愉快。”三十年代早期,他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这些年里,他到怀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鸭,打麋子,到非洲猎大动物,登上定制的“皮拉尔”号游艇到基维斯岛和别米尼岛外***。这些年头正值大萧条时期。国家因经济危机弄得情绪低落,但海明威却更像一个狂热的童子军。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间,他给《老爷》杂志写了二十三篇生动但没有多大价值的文章,描写***和***,这给大萧条期间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他们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强壮的身躯上看到背运时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练的对话表现了典型的“重压下的优美风度”。他这些年来发表的两部非***的作品加强了这个形象。一部是《午后之》(1932),称颂斗牛的仪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写一次***旅行,预演人与野兽的悲剧,但几乎声嘶力竭地歌颂人类勇气的尊严。

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相对地说写得比较少。二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了两部***,三十五个短篇,一部楷模作品,一些诗,外加相当数量的通讯报道。他三十年代前半期产生的主要作品是《胜者无所得》(1933),一个短篇***集,收入十四个短篇***。一九三六年,他发表了他最好的短篇***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因写不出“他该写”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从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艺术家海明威还是当他的冒险家,只是改变了装束。从《有的和没有的》(1937)中亨?利?摩根的话——“一个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开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牺牲了他们的私事,转向世界危机所引起的集体的责任。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大萧条与西班牙内战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长期以来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地真诚地写人”,“谁要是把政治当作出路,谁就在骗人。”左翼批评家一向嘲笑他们心目中的海明威耽乐的孤立主义,现在欢迎他的转变。其实,海明威在他的***创作里并没有向左转,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 ——冒险,孤独,结果是胡同。他们重新进入世界,因为民主可能比***好些,但他们虽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员。海明威也是如此。不管他参加什么战争,统统成了他的战争,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官方名义是北极美报业联盟记者,他却不是不偏不倚的旁观者。他借债为忠于共和***的部队买救护军,在美国第二届全国作家会议上发言攻击***主义,协助拍摄亲共和***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发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长戏《第五纵队》,描写这场冲突。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区“了望农场”购买了一份地产,就在地产山顶的房子里,创作关于***主义、民主和个人的长篇***《丧钟为谁而鸣》。

***出版几天后,保琳?帕发弗以“遗弃”为理由同他离婚。一个星期之内,海明威娶第三个妻子玛瑟?盖尔荷恩,她是圣路易市人,***家、记者,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后头两年,他们去中国当战地记者,海明威为现已停刊的纽约报纸《下午报》撰写报道。海明威在这些报道中认为:日本、英国与美国之间不大会爆发战争,但不是不可能发生。他有预见,指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在太平洋或东南亚的基地,那么战争不可避免。

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杂志作为没有军籍记者派往巴顿将军的第三军为止这段时间内,海明威驾驭“皮拉尔号”——由***出钱配上通讯与爆破设施——巡逻海上,成了一艘伪装的反潜艇的兵舰。虽然“皮拉尔号”没有遇上潜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备命令自己在指挥塔上扔手榴弹和),海明威的报告可能帮助了海军侦察到一些潜水艇的方位并把它们炸沉,海明威因这些功绩得到表彰。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国同***空军协作,几次坐飞机参加战斗,没有受伤,但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他头部与膝部受伤。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但不久,在联军登陆那一天,在诺曼底的福克斯?格林海滩上海明威观看了几分钟战斗才回到船上。

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巴顿将军的军队,却同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一起行动,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他描述自己大胆勇敢未免夸大或者歪曲,但他的行动确是更像战士,不大像记者。他在巴黎郊外一个哨所负责巡逻与查问很有成效,为莱克勒克将军部队的前进收集情报。德军反攻期间,他在休特曼森林地带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用短武器参加激烈的战斗。军人对他的印象比新闻界同业对他的印象更好。他的同行生气也许是因为他态度傲慢,也许是因为他过分渲染他个人如何率领一支游击队组成的小部队解放旅游者俱乐部,解放里兹饭店。一群记者控告海明威违反日内瓦会议关于战地记者不得参与战斗的规定。海明威出庭,经过短短的审问免于判罪,后来还得了铜质星章。战争结束时,海明威四十六岁,他给自己画的饱经战患而又不屈不挠的老兵形象已经不是铅笔勾勒的素描,而是油彩阴沉的全身像了。还有什么呢?海明威通过言论与行动说明自己在生活与艺术方面都要来一个新的开端。他在战争的年代里,只发表了为《下午报》写的关于中日战争的报道,还有为《柯里厄》撰写的、从欧洲战区拍回的电讯。现在他笼统声称正在写一部作品,一部关于“陆地、海洋和天空”的长篇***。海明威仿佛要加强他的新生感觉似的,在一九四五年末同玛瑟?盖尔荷恩离婚,并于一九四六年三月回到了“了望农场”,随同他回去的是他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妻子玛丽?威尔什,又是一位记者,明尼苏达州人。

一九四O年以后海明威一次发表了长篇***《过河入林》(1950),并不是读者所期望的重头作品。一年前他险些于丹毒。实际起因是尘土进了眼睛,揉后眼睛发炎,可是海明威夸大这件小事,说他在***附近打野鸭子时***的一点软塞进了眼睛。他住院时决定写这部规模较小的作品。客观情况改变不了批评界的意见,这部作品受到难听的攻击。较温和的批评家说它“情绪厌倦”,相信海明威尚有潜力;绝大多数批评家粗暴地攻击它是顾影自怜的自我仿作。在理查德?康特威尔上校身上,海明威自传性质的形象很突出,唠叨他无法规避的主题——亡、孤独、爱情和勇敢—— 这是他四十年代经验的具体化。此后,他不断深入到过去经验里去,仿佛怀旧能补偿艺术上的无能。他从艺术家权充探险家又一次变为追求艺术的冒险家,这个循环过程也就接近结束了。

他先是回到三十年代,打猎和***的冒险的年代。一九五三年,他与玛丽去非洲作***旅行。他已是满身伤痕,这一次又遇到飞机连续出事,险些丧命。第一次失事,玛丽断了两根胁骨,海明威肝部与腰部震裂,下脊椎骨受到重伤;第二天,飞机再次失事,海明威一生受了十几次脑震荡,这是最严重的一次(机舱着火,门被夹住,海明威用头把门撞开),外加内伤。虽然他开始倒运,不过还算***,在内罗毕医院养伤时居然能读到关于自己的讣告(海明威是唯一一个在有生之年见到自己讣告的著名作家)。他写了一篇长篇报告,描述他在非洲的经历,但发表在《展望》杂志上的只是连续性的两段二流水平的新闻报道。

***的收获在些。十五年前他在《老爷》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一个古巴渔夫的通讯,现在根据这个素材写了《老人与海》(1952),补回他在文学上的损失。同时,他得到普立彻奖金,一九五四年他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金,可能也是《老人与海》帮的忙。这时,他更加使劲地排除通往过去的顽固的障碍物,走向二十年代,那时候他曾将描写斗牛士安东尼?奥多涅斯与路易斯?多明奎之间的竞争写进另一部《午后之》里去。成果又是两段连续性的报道,叫做《危险的夏天》,发表在《生活》杂志上(原稿其余部分从未发表过),也写得苍白无力,读来乏味。

再就是巴黎了,二十年代早期他学艺的巴黎。海明威还没有从西班牙回来的时候,就在当年写下的一大箱札记中搜索,他用回力球的术语对他妻子说,他打算“反拍写传记,回忆的传记。”海明威夫妇回到古巴后,对菲德尔?卡德特罗获得胜利后的形势把握不住,就离开“了望农场”,迁居到爱达荷州克特钦的大型别墅,海明威在那里加工修改札记。他去世后,玛丽?海明威在他房间里的一只蓝箱子里发现这份打字稿。她在《***》的一篇文章里说:“他一定认为这本书已经完稿,只待编辑加工。”一九***年,此书出版,题为《流动宴会》。

一九六O年,海明威想写作的热情一定使他极为痛苦。他在生理上大为衰弱,高大的身躯萎缩下来了,面容憔悴,忍着痛苦。他住在梅约疗养院时,诊断结果不妙:高血压,可能还有糖尿病(此病曾经折磨过他父亲),而且铁质代谢紊乱,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危及主要器官。心理上,他更糟糕,几乎说不清楚话,焦虑,抑郁症很严重——赛摩?贝茨基与莱斯里?菲德勒一九六O年十一月拜访过他,想请他到蒙大拿大学去做演讲,事后写道他像个“没有主意的小学生”。一九六一年春天,他进行了二十五次电疗来减轻抑忧症。他在梅约疗养院住了一个月,刚刚回到克特欠不久,在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早晨,他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的枪口放在嘴角,两个扳机一齐扣动。

在《海流中的岛屿》里,海明威的受了伤、可能要去的主人公说:“别操心、老兄……你一辈子走的就是这条路。”当然,海明威在生活和艺术方面的探险满是亡的诱惑。但应当记住,海明威对于生活也同样执着。他在《流动宴会》结束部分写到巴黎时打过一个比方,这个比方既适用于他自己,也适用于他书中人物的生活:“巴黎总是值得一去,你带去什么东西,总会有报偿。”

关于韩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的问题

不散的阴魂——埃斯科巴(摘自拉丁网)

姓名:安德列斯·埃斯科巴·塞尔达里亚加

位置:中后卫

身高:1.84米

体重:76公斤

婚姻:未婚

曾效力球队:年轻男孩,国民竞技

出生日期:1967.3.13

亡日期:1994.7.2.

安德列斯·埃斯科巴196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麦德林,一个以***集团总部著名的城市。如若不是那罪恶的谋杀,他或许只能和千百个“好球员”一样从我们的眼前无声地经过。两颗***,使他的生命变成了***。

埃斯科巴的家庭在当地享有名望。他在卡拉桑斯中学高中毕业后,便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足球——的确如此。他热爱足球,踢起球来也非常认真。埃斯科巴是一个非常遵守纪律并且有着强烈责任感的球员。这或许正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埃斯科巴的足球生涯开始于学校的球队,随后在国民竞技队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1988年开始他的足球天赋开始得到展现,顺利地进入了哥伦比亚国家队。在球场上,他动作朴实,控球能力强,断球果断,在空中球的争夺中屡占上风,除了强力的左脚射门,他的头球也能对对方球门造成威胁。他的助攻是哥伦比亚的一把利刃。在球场外,埃斯科巴慷慨仁厚、乐于助人,不仅得到了队友、也得到了球迷的尊敬和喜爱,在哥伦比亚民众当中颇有人缘。

埃斯科巴一帆风顺的足球旅程到1994年嘎然而止。

1994年美国世界杯,哥伦比亚对阵东道主。埃斯科巴不慎将球打入了自家大门,哥伦比亚因此被淘汰。回到家乡几天之后,在一次有关那个乌龙球的激烈争吵当中,埃斯科巴被残酷地射杀了。人们说,这次谋杀和集团有关,由***分子控制的集团因为埃斯科巴的不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将他泄愤。或许真相我们永远也不会清楚,但是我们今天记住并且将永远记住的是,1994年7月2日,一个足球运动员因为一个乌龙球而被。

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寓言。

那一天,哥伦比亚所有的出版物全部停刊,其中包括该国最著名的《体育》杂志。在随后的一期《体育》中,“伤痛”是封面上唯一的标题。而就在五期之前,这个杂志的封面上埃斯科巴还在孩子气地微笑着。

伤痛永远留在哥伦比亚人心中。在埃斯科巴的纪念网站上,数以百计的留言表达了他们对这位球员的怀念和敬意。五年后美洲杯上,哥伦比亚3:0击败阿根廷。攻入第一球的伊万·拉米罗·科尔多瓦在进球后撩起上衣,显示出下面的号码“2”号(那是埃斯科巴的号码),仰天长啸。他说:“我面向苍天是因为一个特殊的朋友应该在那里。这是对他的纪念,我一直想把我的进球献给他,今天终于实现了。”

那一天,正是7月2号。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谁?他是哪国人?

韩国的对外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逐渐增加,主要投资地区为东南亚,投资的企业大部分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投资主要是为了加强因国内工资上涨而削弱的国际竞争力。韩国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的投资,主要是大企业为了躲避发达国家日益加剧的关税、进口限制等贸易壁垒。

六.社 会

(一)科教、文化及传播媒介

1.教育

(1)概况

韩国历来十分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基本扫除文盲,目前成为全世界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1万人中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仅次于美国,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教育资金由中央统一筹措,***拨款占学校预算的绝大部分。教育费预算通常占***支出总额的20%左右教育部负责有关学术活动、科学及公众教育的政策方针的制订和执行。

韩国的教育机构分为国民学校(小学)、中学校(初中)、高等学校(高中),以及大学。根据义务教育制度,韩国小学对6岁到11岁的儿童提供6年的义务教育。韩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公立和私立,其中80%是私立的。

(2)教育政策、目标和改革

为提高国民的素质和教育水平,加快现代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在1968年制订的《国民教育***》中规定,韩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热爱国家、并为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而献身的真正的韩国人”。20世纪70年代,***以《国民教育***》为准绳,改革教育课程、修改教科书。韩国还成立了“韩国教育开发院”,进行大学教育改革,实行大学特色化制度,目的是“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韩国人”。20世纪80年代,韩国的教育改革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将目标定在建立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教育体系。韩国制定《面向2000年国家长期发展构想?教育部门报告书》,提出了“培养主导信息化、国际化和开放的高度发达的21世纪社会的具有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有道德的韩国人”的目标。1992年公布第六次《课程改革大纲》,再次把教育改革的战略“着眼点放在面向民主化、信息化社会,高度产业化、国际化的未来社***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上”。1995年5月31日,出台了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即《为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把培养具备全球意识和良好素质、领导能力的人才作为基本目标,把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并将教育开放视为“教育国际化及保证国家竞争力的契机”。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从“整齐划一的教育”向培养高素质、有创造性人才的“多样化教育”转换,从“供给者决定的教育”向“尊重需要者选择的教育”转换,从“以规章制度为主的教育”向“自律教育”、“参与教育”转换。这是基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韩国经济、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对策,改革目标是要造就符合、并能引导国际化潮流的人才。

(3)社会教育与在职培训

韩国社会教育机构包括公民学校和商业学校等。公民学校和高级公民学校为那些希望提高或恢复初中正规教育的人提供1~3年不等的相当于正规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商业学校和高级商业学校则对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传授1~3年的职业教育课程。广播函授大学是韩国社会教育的另一条重要渠道,为在职青年和成年人提供高中之后的4年课程。修完所要求的学分的学生可以获得与正规高等院校毕业生同等的学位。

此外,还通过街道、农村文库(即小型图书阅览室)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公园、文化馆等场所举行各种短期讲座,在乡村地区还组织各种青年班或妇女班,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课程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特殊职业技能到各种工艺技术,可谓丰富多彩。

1***6年,韩国颁布了《企业员工培训法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

个超过150名员工的企业,每年必须对其20%的员工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脱产技术培训。事实上,韩国一些大中型企业集团都有独资办企业院校甚至办研究生院的文化传统,

(4)特殊教育

韩国教育法规定,每个道和广域市必须为残疾儿童建立1所以上特殊教育学校。近年来提供小学及中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数目在不断增加。截至19***年,韩国共有109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达22,569人。这些学校中有12所盲人学校、19所聋哑学校、16所肢体残疾人学校、63所弱智学校和4所精神残疾人学校。除了普通教育之外,这些学校也提供技术培训,以便为残疾学生从事生产工作做好准备。教育部负责学生的就业安排,并举办特殊技能竞赛。

2.科技

(1)概述

科技是韩国优先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几十年来韩国对发展科技有高度认识,***带头倡导,官、企、学共同合作,制订并***取了许多政策、法规、措施。如1967年,***成立科技处,统管韩国的科技研究工作。再如从1982年1月起,由总统亲自主持并定期召开科技振兴大会,使韩国的科技事业得到飞速发展。

目前,韩国在科技方面优先考虑的领域是计算机、半导体、机器人、电信和精密化学制品等。1999年,韩国***制订了在2025年前将本国的科技竞争力提高到世界第七位的科技振兴长远规划。按照这个规划,韩国把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能源、环境等7个领域作为21世纪的先导科技领域,集中人力、物力大力支持这些领域的科研工作。同时,***还推进“一人一台电脑”、“一人一个网址”等运动。***还制订了“地方科技振兴综合***”和“宇宙开发工作体制预备方案”,逐步提高对地方科研的投资,推进地方科技的均衡发展,并制订有关宇宙开发的***及政策,培养宇宙空间开发人才

为切实保障“科技立国”的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韩国***大力加强科技立法工作。1999年11月,新的《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法》正式颁布实施。新法规在以下几方面作了较大修改,使科技立法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1.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强化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领导;2.扩大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职能;3.增设韩国科学技术评价院;4.发行技术开发**;5.振兴地方科技等。

为了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韩国***在颁布实施新法规的同时,着手对国家科研体制和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调整。1.改革和调整国家科研体制,包括加强国家对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改组***科研体系,改革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在用人和分配上引入竞争机制,实施评价制度;2.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主体的作用;3.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4.加强基础研究。

(2)科技研究与开发

从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投资规模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科技研究与开发总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提高,1981年仅为0.81%,1996年提高到2.79%,***到2001年提高至5%以上,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提供税收和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将其研究开发费用提高到占营业总额的3~4%,从而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看齐。从投资结构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是***和公共部门的投资占多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和公共部门的投资比重急剧下降,民间部门的投资比重大幅增加。

在19***年之前,研究与开发投资增长率基本上每年都在12%以上。据瑞士国际经营开发院(IMD)的调查,按19***年的标准,韩国科技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绝对规模位居世界第六位。199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研究与开发投资增长率下降到10.5%,1999年又恢复到13.4%的水平。1999年研究与开发总投资额为12.37万亿韩元。其中,***和公共部门的投资为3.11万亿韩元,增长率为14.1%,占研究与开发总投资的比重为25.1%,民间部门的投资为9.26万亿韩元,增长率为13.2%,比重为74.9%。

(3)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

韩国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增加速度十分迅速。1***2年,韩国的科研人员仅为5,599人,1995年增至12.8万人,平均每千人中有2.86名科研人员。韩国每年向海外派遣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人数也逐年增加,20世纪70年代年均600余人,80年代初年均9,000余人,90年代初年平均近万人。韩国***还极力招揽国外高级科技人才,并吸引在发达国家深造和受训的有才能的科学家归国工作。

1996年,韩国共有2,856所科研机构,其中包括163所公立研究院所、258所附属于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的研究机构和2,435所属于私营企业的研究所。韩国的科技信息机构和科研机构主要有韩国科学技术院(KIST)、韩国高级科学技术院(KAIST)、产业技术情报院、生产技术研究院、国立工业实验院、专利厅、中小企业振兴工团及大田附近的大德科学城等。韩国科学技术院和韩国高级科学技术院在提高科学知识和技术方面起了关键作用。大德科学城于1992年11月全部竣工,拥有60个研究开发机构和3所大学。

3.文化艺术

(1)概述

韩国的文化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大韩民国***成立之后,韩国的文化艺术摆脱殖民文化政策的桎梏,开始了新的发展。但由于在一段时期韩国***实行文化限制政策,文学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988年,***颁布新的文化政策,开始实行宽松的、扶持性的文化政策,文化领域从此出现了繁荣的局面。1994年7月,创建韩国文化政策开发院,专门对国家的文化发展政策进行研究,并制订文化发展方案。

为了振兴文化事业,韩国把文化纳入法制化管理,有关法律有《文化艺术振兴法》、《公演法》、《**法》、《文物保***》、《著作权法》、《声像作品管理法》、《博物馆法》、《传统建筑物保存法》等,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健

康发展。韩国文化部统管韩国的文化艺术工作。

(2)世界级文化遗产

1995年12月9日,韩国3项文化遗产首次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之中,加入了其他105个国家的469项文化遗产的行列。这三项文化遗产包括坐落在庆尚北道庆州的8世纪的佛国寺及附属于该寺的人工开凿的石窟庵,收藏于庆尚南道海印寺中的13世纪的《高丽大藏经》,以及位于首都汉城的朝鲜王朝(1392~1910)的宗庙。19***年,另两项文化遗产——华城和昌德宫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之中。

在19***年于乌兹别克斯坦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咨询委员会第3次会议上,韩国的《训民正音》和《朝鲜王朝实录》被认定并列为“世界记录遗产”(UNESCO Memory of the World)。1998年,韩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公约》。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国家文化遗产,1999年5月,韩国国会通过***组织法修正案,将原来的文化遗产管理局升格为“文化遗产管理厅”。这是韩国***成立以来首次设立文化遗产管理厅,而且又恰逢强调精兵简政之时,因此这一举措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4.传播媒介

(1)报纸和期刊

韩国报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朝鲜日报》和《东亚日报》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两家报纸,均创办于著名的“三·一”独立运动之后的1920年。最近几年,韩国报纸在出版印刷的环境和设备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19***年底,韩国共有106种日报、5,249种周刊和月刊。加上其他期刊,包括双月刊和季刊及1,465种非商业性期刊,使韩国出版的报纸和期刊总数达到7,393种。但在1998年,受金融危机和结构调整的影响,许多报社、杂志社倒闭或停刊、休刊,韩国的报纸、期刊总数大大减少。作为报刊行业的改革措施,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将原来归属于某大企业集团的报社和杂志社与企业脱钩,如中央日报从三星、文化日报从现代、京

乡新闻从韩化分离独立出来。另外,从1998年1月起,多家报社纷纷将原先几十年来竖排的排版方式改为横排的排版方式,便于读者阅读

(2)通讯社

1945年光复后不久,韩国的第一家通讯社“解放通讯”便成立了。1980年,两家最主要的综合新闻社“合同”与“东洋”合并为“联合通讯社”。“联合通讯社”成了全国新闻媒体的合作机构,是韩国第一家此类的通讯社,也是目前韩国惟一的综合通讯社。联合通讯社与国际上主要通讯社,如美联社和法新社等45家以上的外国通讯社签有合同及新闻交换协议。

(3)无线电台

1927年,日本人在汉城建立了第一家电台,这是韩国无线电广播的开始。1945年9月,美军政当局接管了这家电台,并成立了韩国广播公司(KBS)。这是韩国当时惟一的广播电台。直到1954年,一家私有的广播网——***教广播电台(CBS)成立,才开始了教育和宗教节目以及新闻和***节目的广播。韩国第一家商业性电台是1959年4月在釜山成立的釜山文化广播电台,一些私有电台也随之建立。1966年,汉城调频广播公司开办了一家电台,这标志着韩国调频广播的开始。其他三家调频广播电台成立于1***0年。

各传播媒体于1980年秋进行合并,使韩国无线电广播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韩国广播公司(KBS)成为拥有25家地方电台的最大的广播网,目前用10种语言进行广播服务。1990年,再次出现了遍及韩国广播业的改革浪潮。改革的一项政策是以私营广播电台的出现作为对国营电台的补充。另外一个现象是一些专门性广播电台的设立。由汉城市管理的交通广播电台(TBS)于1990年6月创立,国营教育广播电台(EBS)于同年12月建立。1996年6月,韩国共有116家无线电台,其中包括62家调频电台。19***年,驻韩美军广播网更名为美军广播网(AFN)。1998年12月,韩国广播界成立广播改革委员会,主张提高和强调广播电台的

公益性和公正性。

(4)电视

1956年,韩国第一家电视台也是一家私人经营的商业性电视台在汉城开设,但这家电视台毁于1989年的火灾。1961年12月31日,***在汉城创立了官方的韩国广播公司电视台(KBS-TV),以此作为韩国第一家提供全国电视服务的电视台。此后,民营东洋广播公司电视台(TBC-TV)于1964年12月开播,民营文化广播公司电视台(MBC-TV)于1969年8月成立,后来扩展为拥有19个地方电视台的遍及全国的电视网。1980年12月1日,韩国***允许播映彩色电视节目。1990年开始,私营电视台不断涌现。目前,韩国共有46家电视台。

1961年韩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开播时,韩国仅有2.5万台电视机。到1998年3月,在韩国广播公司注册的彩色电视机超过1,580万台,全国平均每户超过1台。还有数百万台黑白电视机在全国各地使用。

(5)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于1***0年首次传入韩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广泛接收有线电视成为一种必要和可能。1991年,***决定允许引进完备的有线电视设备。1995年3月1日,有线电视开播。到19***年为止,有线电视共有29个频道播出16类节目,其中有3个是公用频道。

(6)

从1996年7月起,韩国广播公司通过无穷花通讯卫星用2个频道播放电视节目,19***年8月起,教育广播电台也用2个卫星频道播放电视节目。1999年8月,韩国阿里郎电视台从韩国向海外进行了历史上首次直播。该电视台在整个亚太地区、北欧和北非等60多个国家获得电视直播权,全天候播放电视节目。

5.体育

韩国***特别重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通过提高国际比赛

中的成绩以扬国威,发展体育事业成为***的一项重要国策。

为发展体育事业,韩国***很早就制定并颁布了有关法规,如1962年颁布《国民体育振兴法》,1***6年颁布《国民体育振兴基金法》等。***还重奖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1982年,***设立体育部。1993年,该部与文化部合并,成为文化体育部。1998年该部改为文化观光部。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会成立于1989年,负责筹措和管理用于促进全国体育和提高运动员水平的基金。韩国体育理事会(KSC)主管所有的业余体育活动。这一协会由47个单项联合会组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韩国对体育事业的拨款逐年增多。1***7年以前每年体育经费不足10亿韩元,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经费大幅度增加。1995年筹集体育振兴基金5,000亿韩元。

为加强体育科研和教学,有关体育组织有***地组织体育教师、教练到国外进行考察和学习,并重金聘请外国体育人士赴韩讲学、指导和传播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国家承认的教练员研修制度,指定汉城大学、大韩柔道学校、忠南大学、朝鲜大学、东亚大学等为社会体育指导者研修院,负责培养体育人才。

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提倡,使韩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很快,在一系列的国际比赛中屡创佳绩。尤其是1988年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夏季奥运会中名列世界第四位的成绩最为世人所瞩目。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夏季奥运会上韩国名列第七位。在亚洲,韩国是4次打进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的惟一的国家。

现在韩国已经是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不仅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性和地区性体育比赛,还主办了很多国际比赛和地区比赛。自1***1年起,韩国每年主办国际足球锦标赛,除1986年的第10届亚运会、1988年的奥运会之外,韩国于2002年在釜山主办了第14届亚运会,同年还与日本共同主办了世界杯足球赛。

(二)国民生活、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

1.国民生活

随着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韩国的国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96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GNI)达到11,380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使韩国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生活水平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19***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的失业率大增,工资水平下降,收入大幅减少。1998年,人均国民收入仅6,823美元,为20世纪90年代新低,并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消费者物价上涨7.5%,这是自1991年(9.3%)以来涨幅最大的年份。城市居民月平均收入为213.3万韩元,同比减少6.7%,月平均名义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家庭月平均支出为153.6万韩元,同比减少8.4%,月平均消费支出也首次出现负增长。从消费动向来看,除家庭必须支出项目之外,其他项目的支出明显减少。从收入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工资收入阶层的月平均收入为424.4万韩元,是最低工资收入阶层月平均收入78.4万韩元的5.4倍以上。从消费支出规模来看,最高工资收入阶层的月平均消费支出为207.2万韩元,是最低工资收入阶层月平均消费支出76万韩元的2.73倍。从消费比重来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在食品、住房、水、电、取暖、医疗保健等基本消费项目上所占比重较大。相反,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在教育、***、交通、通讯、服装等选择性消费项目上所占比重较大。1999年,通过两年多大刀阔斧的经济、金融改革和结构调整,经济恢复景气,就业人数大大增加,失业率明显下降,收入增加,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581美元。

2.社会保障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分两类:一类是根据社会保障法制订的保险***,包括医疗、歇业、失业、老年、工伤事故、家庭补贴、孕妇分娩和家属丧葬等补助。另一类是公共救济***或免费赠予,向老年人、工伤致残者、精神错乱者、先天残疾者提供生活费、津贴和医疗费用。保险范围分为可以享受保险和可以享受公共救济两部分。根据政策实行各种***制度,

并逐步扩大和发展这些制度。

韩国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如下:在社会保险方面有医疗保险、工伤事故赔偿保险、养恤金保险、海员保险、解雇金津贴制度等。另外,在公共救济和社会***服务方面,对需要生活照顾的人由社会保健部向他们提供食品、燃料、教育、药品和丧葬费用。

1998年抚恤金制度的实施扩大到了一切工作场所和个体户。2000年2月,韩国出台《国民基本生活保障法》。根据这项新的法规,从2000年10月起,收入在韩国***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线以下的所有家庭都将得到***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新法规的核心是放宽***救济对象的标准。预计新法规实施后,接受***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将从现在的50万人增加到153万人。实施这一政策是韩国迈向***国家的重要一步。

3.医疗卫生

(1)概况

韩国于1963年制订医疗保险法,并从1***7年7月开始在拥有500人以上员工的制造行业和建筑行业单位中实施医疗保险制度。1***9年1月,韩国开始对公务员、教师等行业的人群实施医疗保险制度。1988年1月,韩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农村和渔村地区和拥有5人以上员工的单位。1989年7月,又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城市个体户等城市居民,从而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险。目前,韩国实行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险的种类有4种,即公教人员的公教保险、文艺界与城市自由职业者的职业种类保险、农渔村居民的地区医疗保险、私有企业工人的工厂医疗保险等。

韩国的医疗保健事业已经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先后制订了医疗法、医疗保险法、公务员与私立学校教职工医疗保险法、医疗技师法、农渔村保健医疗特别措施法等。

保健社会部是韩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归口管理单位。另外在医疗保健界有影响的团体是大韩红十字会、大韩医学协会和大韩护理协会

(2)医疗卫生状况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总开支中医疗费用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起,大多数人都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险和医疗援助。1989年7月1日,全国医疗保险系统的范围扩大到全国。从此,享受医疗保障的人数为总人口的100%。到19***年12月,全国加入医疗保险制度的医疗机构共有55,429个。1998年,有95.3%的人受益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保险,剩下的4.7%的人可以直接获得医疗援助。

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基本根除了霍乱和脑膜炎,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传染率也逐渐下降。目前,韩国4岁以下儿童亡率下降到2.0‰,达到较先进国家水平。

2000年,韩国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共计20.74万人,其中医生总数为6.22万名,医院总数为32,774所,其中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医院为271所,病床总数为209,248张。

太多啦,这只是一部分,我给你地址吧,满意记得给分哦,(*^__^*) 嘻嘻……

中国足球甲a联赛1994第一场的主裁是谁?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 – 1961)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老鱼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蚕食光了,圣地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

《老人与海》精彩语言:

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2.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

《老人与海》

文学史上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的彰显

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

只有精神的胜利才能使我们感动,为其悲壮而落泪

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

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他最优秀的作品《老人与海》。这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海明威全部创作中的瑰宝。

该书出版仅48小时就销量惊人,当年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1954年,因为海明威"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海明威又获诺贝尔文学奖。"每一句话和每一段落,都要尽量写得简洁。"这是海明威写作的信条之一,这使得他的作品改编成**的数量比任何其他一位获奖者都多。当他被宣布为当年的普利策文学奖得主时,评论界一致称好。"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所说的话,不仅打动了读者,也征服了评论者。

***以写实手法展现了***老人桑提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对于《老人与海》这本被译成几十种文字的作品, 海明威自己认为 "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

--美国艺术史家 贝瑞孙

海明威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强加于我们,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当他在梦幻中向往胜利时,那就必定会出现完全的胜利、伟大的战斗和圆满的结局。

--美国作家 索尔·贝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真正的***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老人与海》所刻画出来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辈子最好的画像,正如海明威所说,"我一直读过200多遍,每读一次,我就多一份收获,好像我最后得到了我这一生辛苦工作所欲得到的东西"。

--台湾学者 陈人孝

海明威的作品把叙事的准确性与简洁性统一起来,但是主题却异常深刻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老人与海》是中国读者中阅读最多的诺贝尔获奖作品,是海明威的经典之作。

--青年作家 李湃

难忘海明威

我在想,男人的骨子里缺少一点什么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海明威。

80年代初,开始读海明威。那份新奇和惊异,至今想来,仍令我心旌摇荡,鲜亮如初。从此,海明威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且常读常新。20余年来,阅读的渴求始终挥之不去。

最先读的是《老人与海》。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了"。书未及读完,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形象就镌刻在我的头脑里。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架。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正如老人所说:"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我一直将这句话看做是海明威的自白,看做是海明威硬汉精神的一种标志。多少年来,这似乎成了一句至理名言。

曾经读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海明威传记,知道他是一个酷爱打猎、钓鱼的作家。他到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他的身上中过237片弹片,头上缝过57针,他曾在非洲两度遭遇飞机失事,严重的脑震荡使他的视力和健康每况愈下。

这就是海明威。他的经历孕育出他那硬汉的性格。在他的***中,反复出现了拳击、斗牛、***、***、战争等题材,这些都是力量的象征。当然,还杂糅着酒、暴力、性、孤独和亡。

海明威让我知道,人的经历是何等的重要,这是无价的财富。谁都无法轻视自己的经历。

今天的男人,对于海明威的那种生活,自然是无缘也无法企及的。所以,人们曾经发出"寻找男子汉"的呼唤。一种男性的强悍、坚韧的阳刚之气,已变得越来越稀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种精神,敢于承受痛苦,蔑视亡。

我想,一个作家的成名,不在于他写了多少,而是他有什么独特的创造。海明威以其富有***色彩的一生,以其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而且,人们极易在文学***的群像中辨别出他的声音。

无法否认,与海明威硬汉精神相吻合的是,他那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写作风格--简洁利索。他放弃了无关的素材,技巧的花招,感情的泛滥,蹩脚的形容。正如英国作家欧·贝茨所说:"他以谁也不曾有过的勇气,把英语中附着于文学的'乱毛剪了个干净'。"据说,《老人与海》他校改了两百多次,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长,最终只剩下几十页的一个短中篇。***如仍是一千多页,那就不是海明威了。诺贝尔文学奖史也将抹去他的名字。

海明威的魅力在于,他净化了当时的文风,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也因此,他被同时代及后来的许多作家奉为典范,并且吸引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目光。其春风化雨般的影响,经久不衰。

海明威是不朽的?我想,很难再有像海明威这样的作家,他的经历与作品,让我一读再读。因为,海明威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

美国作家 海明威简介

1994年中国职业联赛的首场比赛(四川1:1辽宁),就是陆俊主哨,龚建平担任巡边员。

陆俊

19岁便开始足球裁判生涯,1991年成为国际级裁判员,在中国顶级足球赛事中担任主裁场次超过200场,并当选为甲A联赛10年最佳裁判,两度当选亚足联颁发的年度最佳裁判,是中国足坛首位在世界杯和奥运会决赛阶段执罚的裁判,2005年初正式宣布挂哨。2011年3月30日陆俊被曝在2003年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后改名为中超联赛)中收受35万贿金,帮助申花赢得冠军。2011年12月,陆俊案开庭,陆俊在庭上供认其接受了81万元的受贿。2012年2月16日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一审宣判,前足球裁判陆俊犯非国家工作人员***,一审被判处***5年零6个月。

厄尼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家。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红十字会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受伤。后作为《多伦多明星日报》驻外记者赴法国,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第一部短篇***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5年出版。40年代出版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描写战后一批流落欧洲的青年的迷惘、彷徨和幻灭感,***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短篇***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和《胜者无所得》(193)塑造了临危不惧、视如归的“硬汉性格”,确立了他短篇******的地位。长篇***《永别了,武器》(1929),以他在意大利战场的经历为背景,描写一对恋人的幸福被战争摧毁的悲剧;《丧钟为谁而呜》(1940)以反***主义为主题,描写一名美国志愿兵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牺牲精神。这两部反战***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中篇***《老人与海》(1952)描写一个古巴渔民面对失败时的顽强拼搏精神,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其他作品还有《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有的和没有的》(1937)《过河入林》(1950)等等。

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仅文体简洁,而且语言生动明快,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1954年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

详细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和***。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有的和无的》。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战争为题材的长篇***《丧钟为谁而鸣》(1940)。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 1961年7月2日用***。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岛屿》(1***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他的早期长篇***《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长篇***《丧钟为谁而鸣》, 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

海明威的生平

欧纳斯特·密勒·海明威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童年似乎没有创伤。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判像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关系紧张。

他父亲与母亲的兴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克的反应和某种敌对性。姐姐玛茜琳尼·山福德大他两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长大,说他父母亲“互相笃爱”,但承认他们“常常相互感到厌烦”。他母亲格雷丝·霍尔·海明威是公理教会信徒,宗教观念强(她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组织的文化沙龙。他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他们关系密切,虽然他父亲严于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严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双亲各自对他的影响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他对户外活动的爱好,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勇敢,从来没有减退过。他喜欢音乐(虽然讨厌学大提琴)和美术,也一如既往。他珍爱巴哈和莫扎尔特,说他从“研究和声学与对位法”之中学到写作方法;又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从海明威在像树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现有的材料看来,没有一点能说明他日后不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然而,我们看一看这位自传性异常突出的作家的创作,就发现那些以涅克·阿丹姆斯为主人公的、关于那一段时间的故事(《印第安帐篷》、《医生与医生妻子》、《某件事情的结束》、《三天大风》、《战斗者》与《者》),写的却是暴力与恐惧、混乱与失望的主题——还有孤独;他的同学指了,孤独与多才多艺是海明威当年最突出之点。

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卡洛斯·倍克尔写道:“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他左眼有毛病,不适宜去打仗。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六个月之中,他***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G·G·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海明威在《星报》头一次知道,文体象生活一样必须经过训练。《星报》有名的风格要求单上印道:“用短句”,“头一段要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下面说,不要反面说。”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在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打了,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去。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他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上星期。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在他的作品中,失眼的人处处出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赌徒、修女和无线电》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待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个年老的待者说:“这毕竟只是失眠。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失眠是那种痛苦的并发症的症状,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菲利普·扬对海明威的个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一个论点,说他这次创伤民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如果办不到,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而浊思考来再现这个***,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

扬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终关心的是艺术,而不是创伤。然而,在局部范围内,扬的个性学说可以把海明威的为人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而且,对于海明威观察战争,对于这位艺术家,这种学说赋予特殊的意义。《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他已经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把那种生活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了。

他取得红色英勇勋章之后的五年内,缓慢地却是目的地为写作生涯而努力。橡树园热情欢迎它的英雄归来,但是海明威的父母亲——尤其是他的母亲——感到厌烦,因为这个年轻的除了写作别无雄心,又极为乐意接受家庭的供养。有一度他为多伦多《每日星报》和《星报周刊》写特写。他姐姐玛茜琳尼写道,他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他母亲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搬了出去,到芝加哥当了一年《合作***》的编辑,这是一份宣传合作投资的机关报。那年冬天,他认识了他在文学界头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安徒森,并且通过安徒森,认识了“芝加哥派”的其他成员。同时他认识并爱上了哈德莱·理查孙,她是一位漂亮的红发女郎,比他大八岁。1921年九月,海明威与哈德莱结婚,在家里的乡间别墅度蜜月,接着去多伦多,当了几个月的特写记者。

但是,他真心需要的是欧洲,是有空间的时间进行写作。海明威夫妇决心接受一个驻国外***记者的工作。此后两年,海明威成了《星报》驻欧洲的流动记者,人住在巴黎,兼写关于日内瓦与洛桑国际会议的报道,包括希士战争的简练的戏剧性电讯。他偶尔写一点轻松的、但观察锐利的印象记,内容是瑞士滑雪、西班牙斗牛和德国战后生活。他早期新闻工作的训练,加上天生爱好简洁,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他现在写的电报——浓缩、紧凑——使这种风格更为有力。

在此同时,他写***,写诗,想找一个出版商发表他一篇东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一九二二年迅速地发生一连串***,加速了他的希望,接着他又感到失望。他凭舍伍德·安徒森的一封介绍信,带着他的作品去见葛屈露德·斯泰因,她在弗勒吕斯路的沙龙是依兹拉·庞德、詹姆斯·乔衰斯和福德.麦多克斯·福德等侨居国外的人的艺术中心。斯泰因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派头简直象大陆上的人,一双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励他当作家,不过劝他应该完全放弃新闻记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练一些:“这里描写很多,又写得不十分好。从头来起,写得集中一些。”庞德也喜欢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击,鼓励他继续写诗。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头一次公开发表作品——一篇只有两页的讽剌性寓言《神妙的姿势》和一首只有四行的诗《最后》,这首诗是补白,填补威廉·福克纳六节诗留下的空白。一家新奥尔良的杂志《两面派》把这两篇作品都发表了,他这番运气,又是靠舍伍德·安徒森帮的忙。

灾难发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参加洛桑和平会议的时候。他约定叫哈德莱带一只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莱几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装在这只箱里(少部分邮寄)。在巴黎的里昂车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车箱里,未加提防,过了一会儿回来,发现箱子不见了。几年以后,海明威给卡洛斯·倍克尔的信中说道:这件事使他痛苦万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免得去想它。”海明威没有办法,只好重起炉灶,这回获得惊人的成功。一九二三年,他几篇作品被刊物***用。哈丽特·蒙罗在《诗歌》(一九二四年一月号)上发表他站首短诗;玛格瑞特·安德生和琴·希普在《小评论》(一九二三年四月)上发表了他六个短篇(共十八个短篇,原拟于次年一月发表,总题为《在我们的时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罗伯特·麦卡门发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诗》(三篇故事是《在密执安》、《我的老头子》和《不合时宜》)。

虽然前途好象有把握,路上却有现实的障碍。哈德莱怀孕了,两夫妇几乎没有钱。他们同意回多伦多住两年,挣够了钱再到巴黎来,到那时候他可以致力于写作。他们在一九二三年八月离开巴黎。约翰·哈德莱(“勃姆比”)·海明威生在十月,但到了一九二四年一月,海明威夫妇已经回到巴黎和蒙巴那斯,安居在戴尚圣母院的一套公寓房子里。海明威走向成功的步子又耽误了,因为他得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干活养家。他不去过蒙马特尔区的游堕生活,吃不饱肚子,这在《流动宴会》里都有记载,但他坚持写作。正如斯泰因所观察的,“他十分认真地写作,想当作家。”突破是在一九二五年——也许是靠两位有影响的支持者帮忙。司各特·菲兹杰拉德还没有认识海明威的时候,艾德蒙·威尔逊已经给他看过海明威的作品,菲兹杰拉德印象很深,并催促斯克利布纳公司的麦克斯威尔·珀金斯去约稿。珀金斯写了信,但因为误和邮递方面的错误晚到了十天,海明威已经接受了安徒森的出版者波尼和利夫赖特公司二百元的预支稿酬,出版他的短篇***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其中包括同名集子中发表的早期的速写,还接受出版公司对于他下两本书的权限。

从经济收入上说,《在我们的时候里》是失败的,下一本书,即讽刺模拟安徒森作品的《春潮》,也是失败的,但是海明威引起艾伦·泰特、保尔·罗孙匪尔德和路易斯·克罗纳伯格等美国重要评论家的注意,他们都认为海明威是美国文坛新出现的声音。然而,又是菲兹杰拉德对海明威的才能讲得最有说服力。菲兹杰拉德在《如何浪费材料——评我的同代人》一文中,攻击那些已取得稳固地位的作家——尤其是亨·路·门肯和安徒森——认为他们“强调发掘美国的‘意义’”,是“不真诚的,因为他们自己身上并没有这种需要。”菲兹杰拉德说,侨居国外的人倒是有这份好处,能够为自己形成一种“不会败坏的风格”,表现净化了的热烈感情。菲兹杰拉德以海明威和《在我们时代里》为主要的例子,说明这位作家“具有新的气质”,而且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菲兹杰拉德的文章发表在五月,五个月以后,海明威证实了菲兹杰拉德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

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纳公司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不到三十岁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评的文学家。作为一位作家第一部长篇***,销路不错,也博得了好评。海明威晚年在《流动宴会》这部书回忆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的生活情景时,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哈德莱纯洁的爱,巴黎和伏拉尔勃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刻苦的训练——把自己写为一个挨饿的人,渴望成功心切,无情地律己,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只剩下了欲望,放纵和失望。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剧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痉。然而,在某个意义讲,也说明海明威终于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他发表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形成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虽然他艺术上的发展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后来写的东西至多是技巧更为精致,更有光彩,把他已经写过的主题加以变化罢了。

他此后二、三十年的戏所以能够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的轶事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海明威相当灵活地使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适应时热变化的要求。他个人在群众中有魅力,正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叫“爸爸”这个慈祥的绰号,也不管是叫“冠军”这个好斗的称呼。然而,更吸引人是内心的戏剧性变化。当他的名声由细流汇成潮流的时候,他的感觉能力好象在水槽里打滚。在早期作品中,恐惧与美感密切得难解难分:他们只能通过极为含蓄的感觉传达出来。艺术家驾驭了人的形象。在后期作品中,受压抑感情的细微之处常常写得过火,几乎成了感情的嘲弄。内心戏剧性的力量正在于此。因为,海明威仿佛要想称补艺术上的失败,在生活上作出过度的反应。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仍然反映出他关心悲剧性的经验,迫切需要对抗含有敌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英雄的气概太显眼、太坚决,人物的行动写得过分明显。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厌烦的地步。如果说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艺术上探险,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这个艺术家本人成了冒险家。他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改变,只是艺术的工夫松驰了。

在《太阳照样升起》出版、《永别了,武器》未出版之间,海明威同洽德莱离了婚,与当过《时尚》时装式样编辑的保琳·帕发费结婚,他们回到美国,定居在基维斯岛,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并发表了第二部短篇***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一九***年,他写《永别了,武器》初稿的时候,保琳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他修改初稿时,得知消息:他父亲得了糖尿病,又因经济困难***,用的是他自己父亲内战时用过的***。二十年以后,海明威在插图本《永别了,武器》的序言中回忆道:“那一年有好地时光和坏的时光,”但又说他当时“生活在书里”,“比我任何时候都愉快。”三十年代早期,他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这些年里,他到怀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鸭,打麋子,到非洲猎大动物,登上定制的“皮拉尔”号游艇到基维斯岛和别米尼岛外***。这些年头正值大萧条时期。国家因经济危机弄得情绪低落,但海明威却更象一个狂热的童子军。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间,他给《老爷》杂志写了二十三篇生动但没有多大价值的文章,描写***和***,这给大萧条期间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他们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强壮的身躯上看到背运时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练的对话表现了典型的“重压下的优美风度”。他这些年来发表的两部非***的作品加强了这个形象。一部是《午后之》(1932),称颂斗牛的仪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写一次***旅行,预演人与野兽的悲剧,但几乎声嘶力竭地歌颂人类勇气的尊严。

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相对地说写得比较少。二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了两部***,三十五个短篇,一部谐模作品,一些诗,外加相当数量的通讯报道。他三十年代前半期产生的主要作品是《胜者无所得》(1933),一个短篇***集,收入十四个短篇***。一九三六年,他发表了他最好的短篇***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因写不出“他该写”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从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艺术家海明威还是当他的冒险家,只是改变了装束。从《有的和没有的》(1937)中亨·利·摩根的话——“一个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开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牺牲了他们的私事,转向世界危机所引起的集体的责任。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大萧条与西班牙内战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长期以来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地真诚地写人”,“谁要是把政治当作出路,谁就在骗人。”左翼批评家一向嘲笑他们心目中的海明威耽乐的孤立主义,现在欢迎他的转变。其实,海明威在他的***创作里并没有向左转,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冒险,孤独,结果是胡同。他们重新进入世界,因为民主可能比***好些,但他们虽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员。海明威也是如此。不管他参加什么战争,统统成了他的战争,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官方名义是北极美报业联盟记者,他却不是不篇不倚的旁观者。他借债为忠于共和***的部队买救护军,在美国第二届全国作家会议上发言攻击***主义,协助拍摄亲共和***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发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长戏《第五纵队》,描写这场冲突。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区“了望农场”购买了一份地产,就在地产山顶的房子里,创作关于***主义、民主和个人的长篇***《丧钟为谁而鸣》。

***出版几天后,保琳·帕发弗以“遗弃”为理由同他离婚。一个星期之内,海明威娶第三个妻子玛瑟·盖尔荷恩,她是圣路易市人,***家、记者,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后头两年,他们去中国当战地记者,海明威为现已停刊的纽约报纸《下午报》撰写报道。海明威在这些报道中认为:日本、英国与美国之间不大会爆发战争,但不是不可能发生。他有预见,指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在太平洋或东南亚的基地,那么战争不可避免。

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杂志作为没有军籍记者派往巴顿将写的第三军为止这段时间内,海明威驾驭“皮拉尔号”——由***出钱配上通讯与爆破设施——巡逻海上,成了一艘伪装的反潜艇的兵舰。虽然“皮拉尔号”没有遇上潜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备命令自己在指挥塔上扔手榴弹和),海明威的报告可能帮助了海军侦察到一些潜水艇的方位并把它们炸沉,海明威因这些功绩得到表彰。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国同***空军协作,几次坐飞机参加战斗,没有受伤,但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他头部与膝部受伤。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但不久,在联军登陆那一天,在诺曼底的福克斯·格林海滩上海明威观看了几分钟战斗才回到船上。

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巴顿将军的军队,却同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一起行动,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